热门回答:
粤语的发音很符合诗词的韵律和押韵 。
其他观点:
用粤语朗读旧体诗词能够更好的还原作以本貌 。
【为什么朗读《早发白帝城》用粤语最能体现风格?】今日之格律诗爱好者 。大多不缺乏诗歌素材及诗情画意般的灵感 。但多困扰于音韵平仄等体制的束缚 。虽百般习练 。不得始终 。
我年轻时阅读旧体诗词也有过这样的困惑 。为什么有的诗读起来琅琅上口 。有的诗读起来却似乎阴阳怪气 。比如这首:
竹帛烟销帝业虚 。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河乱 。
刘项原来不读书 。
最后一个“书”字怎么不“合辙押韵”呢?怎么办呢?于是模仿着大人 。把这个“书”字读成“须”的音 。就如同那句“远上寒山石径斜” 。把“斜”字读作“霞”音一样 。
虽然读着顺畅了 。但终究不是个办法 。总不能靠瞎蒙吧 。
那年 。我的一个中学校友带着他的大学同学来我家做客 。这个大学同学是个广东人 。
闲聊中 。提到了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 。我忽然灵机一动 。提议这位朋友用广东话念几句琵琶行 。内容由我来选 。他答应了 。
我请他念的是这几句: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
当他用粤语朗诵出来这四句后 。我全明白了 。
“帛”与“白”用现代汉语普通话来念 。无论如何是挨不上边儿的 。但是用粤语念 。似乎就成为了一个音儿 。
这两个字在粤语中似乎带有短暂顿挫的发音 。不仅使我联想到了“入声”字 。甚至想到日语中的“促音” 。是的 。文化的脉络在语言中可以发现端倪 。
我不搞语言学研究 。但是在诗词学习中难免经常会遇到语言问题 。因为诗词作为文学艺术 。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始终离不开其歌咏性 。今天经常举办的“诗歌演唱会”应该是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吧 。而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 。如何保护好民族地域文化的健康发展也是值得深入探索的 。
其他观点:
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写 。先来看看全诗内容: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
再来看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唐代安史之乱初期 。唐玄宗奔蜀 。太子李哼留讨安禄山 。不久 。李哼既位 。史唐肃宗 。玄宗又曾命令儿子永王李磷督兵平叛 。永王李磷在江陵 。召兵万人 。自树一帜 。肃宗怀疑他争夺帝位 。已重兵相压 。李磷兵败被杀 。李白曾经参加过永王李磷的幕府 。被加上“附逆”罪流放夜郎(今贵州遵义) 。当他行至巫山(今四川境内)的时候 。肃宗宣布大赦 。李白也被赦免 。他像出笼的鸟一样 。立刻从白帝城东下 。返回江陵(今湖北荆州) 。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 。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 。
这首诗写的是从白帝城到江陵一天之内的行程情况 。主要突出轻快 。这也反映了李白心情的轻快 。李白以58岁的年龄 。被流放夜郎 。抛妻别子 。走向长途 。忽然遇赦 。得以归家 。心里自然十分高兴 。在诗中李白没有直接抒情 。但是读了他对行程的描写 。自然感受到他的心情和兴奋的情绪 。
而语言上 。粤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 。仍然保留中古音的一些特点 。在声母方面 。普通话的舌面音 。在广东话里却发舌根音 。韵母方面 。广东话保留了一些中古音的韵尾 。
在声调上 。粤语多达九个声调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
这就使粤语在表达上更能突出情绪 。
不止是这一首诗 。很多方面粤语发音确实很有风格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 有没有学习方言的软件之类的?
- 华为滚动截屏为什么只能截一点呢 华为滚动截屏为什么只能截一点
- 《JOJO的奇妙冒险》中都造了哪些梗?
- 荔枝为什么要泡在水里 荔枝泡在水里的原因
- 红旗渠中童主任结局 红旗渠中童主任结局是什么
- 情满四合院傻柱结局 情满四合院傻柱结局怎么样
- 夫妻的世界16集大结局 夫妻的世界16集大结局剧情
- 为什么泥灸越敷越烫
- 慈禧逃跑都带着的“核桃”,为什么挖地三尺也得找回来?
- 封神演义,准圣修为的燃灯道人,为什么打不过赵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