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狼翻译 聊斋志异狼翻译第二则


聊斋志异狼翻译 聊斋志异狼翻译第二则

文章插图
翻译是: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不断地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跑了好几里路 。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
【聊斋志异狼翻译 聊斋志异狼翻译第二则】
聊斋志异狼翻译 聊斋志异狼翻译第二则

文章插图
屠夫没办法了,于是他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 。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 。
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 。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感到非常害怕 。(屠夫因为害怕)小心地(在树的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 。
(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 。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金子,屠夫的生活略微宽裕了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真是可笑啊!
聊斋志异狼翻译 聊斋志异狼翻译第二则

文章插图
清·蒲松龄《狼》原文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 。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即竟归 。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 。逡巡近之,则死狼也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 。
聊斋志异狼翻译 聊斋志异狼翻译第二则

文章插图
解析
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 。表现狼的贪婪本性,表现狼的欺诈伎俩 。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 。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