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迥占据天时地利,名将云集拥兵数十万,仅2个月却全军覆没?

【尉迟迥占据天时地利,名将云集拥兵数十万,仅2个月却全军覆没?】公元580年,北周第四任皇帝宇文赟因病驾崩,终年二十一岁 。此时作为国丈的杨坚,已经总揽北周大权多年 。觉得皇帝驾崩 , 杨坚感觉篡位时机已经成熟,随即联合宇文赟身边的近臣刘昉、郑译矫诏 。他们对外宣布先帝留有遗命,命三人托孤辅政 。
为了铲除威胁,随后杨坚等人又以为先帝举行葬礼为名,召集宇文家族的掌权藩王、地方统兵将领进京为先帝举行葬礼 。宇文招、宇文盛等藩王奉诏入京后,相继被杨坚诛杀 。
地方守将纷纷宣布向新帝效忠,但他们心中清楚这是变相效忠杨坚等人 。但是地方武将中,实力强劲的尉迟迥却看穿了杨坚等人的阴谋 。尉迟迥本人不但没有奉诏前往长安参加先帝葬礼,他还决定起兵反叛 。
公元580年初夏,尉迟迥奉赵王宇文招之子为主,诛杀杨坚派来的使者 , 于邺城起兵发布告示,号召北周忠义之臣共同起兵讨伐叛逆杨坚 。尉迟迥发布告示后不久,青州守将尉迟勤起兵响应 。二人合兵后,总兵力不到八万 , 但他们却对外宣称联军坐拥数十万兵力 。
尉迟迥起兵反叛,勋州守将司马消难、益州守将王谦也相继声援尉迟迥 。其实司马消难、王谦起兵反叛,只是想割据地方,并不是真心实意想与尉迟迥联手 。这就是北周史上著名的三方之乱 。
三地相继发生叛乱,杨坚命韦孝宽为平叛主帅 , 领兵十万攻打河阳 。另外杨坚还命杨素领兵挥师攻打荥阳 。这二人都是大隋开国名将 。荣阳守将乃是北周皇室子弟宇文胄,宇文胄幼年时曾被东魏俘虏,因其年幼 , 东魏人并没有将其诛杀,而只是将其阉割放回西魏 。
这位兵败被俘过的北周宗氏子弟,不但不擅长用兵且还性格懦弱 。因此一经交战,杨素就攻占了荥阳,将宇文胄擒杀 。
另一边,尉迟迥命儿子尉迟惇率领联军主力,于河阳地区决战韦孝宽 。一经交战,尉迟惇就兵败逃亡 。随后韦孝宽率兵一路追击,八月初率兵一路追击到邺城的韦孝宽,将尉迟惇擒杀 。此时尉迟迥麾下的联军主力已经消耗殆尽,无奈的他只好重新招募民夫抵挡韦孝宽 。
六十多岁的尉迟迥深知 , 麾下未经历过战事的新军,绝不是韦孝宽的对手 。只有自己 , 亲自率军冲阵鼓舞士气,才能抵挡住韦孝宽 。于是尉迟迥亲率麾下一万一千名亲兵 , 冲击韦孝宽麾下大军 。立足未稳之下,凭借个人勇武的尉迟迥 , 果然将韦孝宽击退 。但重新招募的士兵,以及邺城内的百姓却抱着看热闹的态度 。
随后韦孝宽采取分兵之计 , 他自己亲率麾下主力继续纠缠尉迟迥,另一边韦孝宽又派麾下将领宇文忻 , 率领部分精兵绕开尉迟迥一部,偷袭邺城 。
后方大乱,尉迟迥顿时慌了神 , 他急忙率军回防邺城 。不想韦孝宽却趁机压上,两面夹击,急攻邺城 。最终邺城被韦孝宽攻占,眼见兵败,心有不甘的尉迟迥当即挥刀自刎 。
邺城陷落,尉迟迥兵败身死后,王谦、司马消也被平叛大军逐个击破 。随着平叛成功,声势浩大的三方之乱宣告失败 。从起兵反叛,到兵败身死,尉迟迥只威风了六十八天 。那为何尉迟迥等人会以失败而告终呢?
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杨坚等人虽然矫诏,但他毕竟是国丈 , 没有直接篡位的他,并没有让朝廷失去民心 。二、快速解决了宇文家族有实力的藩王,让尉迟迥孤掌难鸣 。三、新帝是杨坚的外孙,占据大义的平叛大军不但拥有民心且还后援充足 。四、尉迟迥等人虽然对外共同宣布拥立新帝,诛杀奸臣杨坚,但他们却是面和心不和的 。
相比起尉迟迥麾下的联军 , 司马消难、王谦等人的实力无疑是十分弱小的 。司马消难、王谦根本就是想趁机割据地方、给作战的尉迟迥起哄,他们根本没有想过投靠尉迟迥 。
五、尉迟迥不但低估了韦孝宽、杨素的领兵能力,还高估了儿子的能力 。如果初战,尉迟迥就亲率大军于河阳与韦孝宽进行决战,说不定联军主力不会被韦孝宽消灭 。随之短时间内尉迟迥还具备偏安一隅,自保的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