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 | “懂”我,但别“算计”我


鸣镝 | “懂”我,但别“算计”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者 | 杨泽英
如今 , 算法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
不可否认 , 用户可以更便捷的寻求有用信息 , 商家也乐见其成 , 精准获客 。但不可忽视的是 , 算法变算计的现象屡屡出现 。
君不见——
电商应用可真“贴心” , 朋友在聊天软件上安利的“好物” , 转眼就跨平台出现在推荐栏里;
【鸣镝 | “懂”我,但别“算计”我】短视频APP可真懂我 , 一刷新都是我喜欢的视频种类 , 看之不尽没有头;
购票平台可真善变 , 反复搜索查询票价之间 , 眼睁睁看着票价越来越高……
作为用户 , 我们希望被“懂得” , 但不是被“算计” 。对隐形在我们手机里 , 如影随形“神通广大”的算法 , 是该受到“紧箍咒”的约束了 。
“算法”本指利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 , 其技术手段本身并无对错 。
但当下 , 基于算法的定制服务与数据收集日渐偏离正轨 , 该纠偏的是滥用算法技术手段的平台与信息服务提供者 。
1月4日 , 国家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修订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发布 , 让如何使用“算法”有了规制可循 。

鸣镝 | “懂”我,但别“算计”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谨防利用算法“大数据杀熟” , 需箍紧算法应用 。
有用户画像在手 , 互联网平台和商家提供的可能不只是有针对性的兴趣推荐 , 还可能是“定制化价格服务” 。“便民”与“效率”的背面 , 算法很容易沦为商业牟利的不正当工具 , 成为宰割消费者的“帮凶” 。
因此《规定》要求 , 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 , 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新规之下 , 利用算法“大数据杀熟”或将成为过去式 。也只有市场竞争秩序更加规范 , 消费者才能平等地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 。
防止网络舆情被操纵 , 需箍紧算法监管 。
倘若平台利用算法规则引流限流、操纵榜单 , 不仅平台会丢失权威性 , 难以取信众人 , 更难营造与维护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
新规出台 , 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屏蔽信息、过度推荐、操纵榜单或者检索结果排序、控制热搜或者精选等干预信息呈现 , 实施影响网络舆论或者规避监督管理行为 。“算尽心思”的算法干预或将无处藏匿 。
避免诱导沉迷 , 需箍紧算法模型 。
当平台利用大量的信息数据 , 通过算法偏好来迎合受众 , 不断投喂用户以取之不尽的相似内容 , 消耗时间是一回事 , 久而久之 , 用户极有可能健康受损、判断力下降 , 不知不觉进入信息茧房 。
针对不少一头扎在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的孩子或者是“网瘾老人” , 《规定》相关条款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老年人合法权益给予重点关注 。避免“娱乐至死” , 走出算法囚笼 。技术利用的初衷是帮受众更有效地获得信息 , 不是让用户溺水而不自觉 , 成为大数据的分母 。
《规定》实施在即 , 具体落地仍需要更细致的安排和跟进 。规范之下 , “算法”必将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 同时 , 公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都得到保证 。
图源 | 网络
来源:人民日报数字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