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博士工匠”( 二 )


平台搭建的历程最能体现这种感受 。
“很多时候 , 一个平台需要花费10年时间才能出成果 , 尤其是超级科学装置 。”回忆起那段时光 , 孔伟成形容“像是在黑夜中摸索” , 外界几乎看不到他们有什么研究成果 , 而他们自己也不确定此刻的跋涉能否到达目的地 。
幸运的是 , 从2015年开始 , 孔伟成和团队只花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一整套平台搭建 。这其中 , 不仅有硬件 , 还包括芯片研制和软件基础部分 。
“科学家思考原理问题 , 工程师依靠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 , 把理论上10%成功率的技术变成100%可重复实现的工程技术 , 写成软件 , 变成工具 , 变成人们拿来就能用的东西 。”孔伟成试着向采访人员解释项目的运行机制 。
过去几年 , 孔伟成的团队一直坚持这样的工作方式 , 让大量工程师与科学家一起亲密合作 。
复杂的数据、晦涩的代码、重复的实验……孔伟成沉浸其中自得其乐 。他原本想成为一名数学家 , 整个高中阶段 , 他数学考试所有的丢分加在一起还不超过50分 。
在量子世界长途跋涉
2021年9月10日 , 本源量子发布未来五年量子计算技术规划路线图 。
路线图显示 , 到2025年 , 本源量子将突破1000位量子比特 , 达到1024位量子比特 , 这意味着专用量子计算机诞生 , 并能实际应用到一些行业领域中去 , 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
孔伟成相信 , 脚踏实地去做 , 实际进展可能会比路线图还要快 。
在他看来 , 量子计算机需要大量技术积累 , 想短期内达到甚至超越国际顶级水平 , 几乎不可能 。“正因为如此 ,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 , 不能拉大与别人已经存在的距离 , 然后才是从中找到某些点 , 形成局部突破 。”
孔伟成觉得 , 现在只是个开始 , 他还在研发更先进的技术 , 培训更多的人员 。目前 , 整个团队都很拼 , 经常工作到凌晨 。
“想要搭建一个可以使用的量子计算机 , 不仅要去项目现场 , 还需要回到公司 , 调动公司几乎所有的团队资源 。”孔伟成说 , 一年中 , 他几乎都是在研发平台和外地两头跑 。
孔伟成平时喜欢看历史和科幻类的书籍 , 一本《人类简史》已经翻了两遍 , 平时就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在他心中 , 也有一个关于量子的未来世界 。
“这是一件为国家需要、为人类需要而做的大事 , 和这件大事相比 , 眼前的困难又算什么呢 。”在穿越量子计算“无人区”的途中 , 孔伟成常常这样想 。
责任编辑:朱一丹
【90后“博士工匠”】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