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之水门桥》:没有战无不胜的英雄,只有大义凛然的普通人

本文转自:上观
《长津湖之水门桥》:没有战无不胜的英雄,只有大义凛然的普通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相较于《长津湖》用了三分之二的时间来铺垫前奏 , 《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的节奏安排更为合理 , 影片开场30分钟左右就确立了核心戏剧冲突:七连要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 , 仅凭落后的战斗装备 , 完成似乎不可能完成的炸桥任务 。观众关心的是 , 影片如何在障碍的设置上体现新意 , 怎样在人物克服障碍的方式上 , 彰显出志愿军战士超凡的信心、智慧、勇气和毅力 。
作为一部表现兵团作战的电影 , 群像式的人物设置是不二选择 , 但如何在主线的发展中兼顾众多人物之间的互动 , 如何在人物刻画未必足够深入立体的背景下 , 在情节中嵌入不动声色但又感人至深的细节 , 保证文戏与武戏相得益彰 , 场面与情感融为一体 , 这是《水门桥》必然要面对的“艺术攻坚战” 。
影片迎难而上 , 既让观众在身临其境的观影状态中 , 完成对战争场景的逼真想象和沉浸式体验 , 重温历史的残酷与壮烈 , 回望先辈的拼搏与牺牲 , 感念英烈的豪迈与悲壮 , 同时又能在宏大的历史视野中 , 通过戏剧冲突的不断聚焦 , 最终只凝视战争巨幕上的一隅 , 并巧妙地从中透视志愿军的精神面貌和战斗意志 , 甚至揭示决定战争胜负手的核心因素 。这使观众在应接不暇的战斗场面中 , 不仅感受了视听的震撼 , 还迎接了内心的震颤与情感的冲击 , 甚至产生了思想上的升华 。
《长津湖之水门桥》:没有战无不胜的英雄,只有大义凛然的普通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长津湖之水门桥》:没有战无不胜的英雄,只有大义凛然的普通人】情节设置的用心与细节的力量
影片善于通过色彩与体感的反差 , 在一片冰天雪地的苍茫与辽阔中 , 让美军的汽油燃烧弹和火焰枪的烈焰 , 成为热气灼人的焚烧场面 , 而志愿军战士就要在如此暴虐的环境中淬火成钢 。白色的雪 , 黑色的焦土 , 志愿军浅黄色的军服 , 鲜红的血 , 还有金黄色的朝阳 , 在影片中交织成多样的色彩谱系 , 并在不同颜色中传递不同的情绪内涵与象征意蕴 。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香烟” , 成为一个含义丰富的意象 。伍千里遇到炮营杨营长时 , 很自然地从他嘴里取下烟 , 吸了几口之后 , 又将烟还给杨营长 。这个看似随意但又鲜活灵动的细节 , 凸显了战友之间朴素又深挚的情谊 , 也是在血与火并置的战场上 , 志愿军不同军种之间同呼吸共命运、并肩战斗的生动写照 。
在下碣隅里的战斗结束之后 , 面对七连巨大的伤亡 , 伍千里心情沉重 , 在雪地垒起一个小雪丘 , 插上一支烟作为祭奠 。谈子为牺牲时 , 伍千里强忍悲伤 , 从谈子为嘴里取下烟 , 在手里将它捻碎 。这三个有关“烟”的细节 , 承载了尽在不言中的兄弟情 , 也书写了反映战争残酷的悲情、面对战友牺牲的悲痛与继续战斗的决心 , 这无疑是极为含蓄但又极富情绪感染力的艺术表现方式 。
在战争片中 , 主要人物的牺牲是观众必然要面对的阵痛时刻 。某些人物的死亡不仅是一种情节结局 , 还融入了特定的主题含义和象征意义 , 不仅能够通过煽情的方式将观众的情绪提升到高位 , 还能通过这种伤痛时刻激起观众的情感认同和思想感触 。
谈子为在伍万里面前毫无征兆地倒下 , 让伍万里更加深切地意识到 , 战场上没有打不死的英雄 , 只有军人的荣耀永垂不朽 。尤其是对几位主要人物的牺牲 , 影片更是大力渲染:平河为了炸毁美军坦克而勇往直前的无畏 , 余从戎因为能引开敌人火力的欣慰 , 梅生怀着对女儿的牵挂与对妻子眷恋的决绝 , 伍千里面对众敌环伺的豪迈……正是这些场景 , 为我们描绘出志愿军战士义无反顾的战斗决心 , 他们对于完成任务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 , 更看到了每个牺牲者背后的宽广胸襟与高贵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