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数字鸿沟” |部分智慧养老产品缘何“叫好不叫座”?

本文转自:北青网
【现实挑战】脱离老人实际需求 , 很多智慧养老产品叫好不叫座
【应对策略】智慧养老需要全社会共建 , 应考虑老人实际需求 , 提高配套设施覆盖程度及服务水平
智慧养老产品 , 在一定程度上给中老年朋友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但很多智慧养老产品却叫好不叫座 , 究其原因在于 , 产品没有充分考虑老年朋友的生活习惯和使用能力 , 脱离实际需求 , 为了“智慧”而“智能” 。
仅仅追求产品的智能化和网络化 , 可能会给老年朋友的生活平添麻烦 , 更有可能诞生新的“数字鸿沟” 。
跨越“数字鸿沟” |部分智慧养老产品缘何“叫好不叫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持
智慧养老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近日 , 2021上海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举行 , 各大厂商推出各种高科技的老年用品:只需把手搭在机器上 , 就可以展示健康指标;通过网络 , 可以一键式享受呼叫救助和居家养老;通过各类传感器 , 家人或服务人员可远程监控老人健康状态 。
诸如智能水表、门磁系统、智能手环等这些高科技手段 , 通过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健康养老相融合 , 形成养老新业态和新模式 。这是面对未来中国老年人比例不断增大 , 缓解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案 。智慧养老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 , 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养老服务 。
目前 , 中国主要有三种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 。可以说 , 科技在养老中的应用 , 有效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
复杂难操作
【跨越“数字鸿沟” |部分智慧养老产品缘何“叫好不叫座”?】部分产品叫好不叫座
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 智慧养老的相关解决方案 , 并不是万能的 , 作为新兴业态 , 其培育发展面临着有些中老年朋友不认可不买账的问题 。
“曾经有一些老年朋友向我诉苦 。因为他们不会线上预约挂号 , 所以不愿到医院看病;有些中老年朋友不会使用血糖监测仪 , 而导致血糖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贺王伟博士归纳出以下六点常见问题:其一 , 目前市场上很多智能化养老产品都需要互联网环境 , 但许多老年朋友的家中没有安装网络设备 , 也不会使用复杂的智能系统 , 其产品体验感不好 。其二 , 一些可穿戴设备需要经常充电 , 使得老人因为嫌麻烦或者容易忘记而不愿使用 。其三 , 智慧养老科技产品的配套服务不足 , 比如传感器报警智能设备 , 如果年轻人买回家可以自己安装 , 但一些老年朋友看不懂说明书就不会安装 。如果遇上断网等问题更是无法自己解决 。其四 , 一些厂商开发出来报警产品等 , 大多站在年轻人的角度设计 , 操作复杂、屏幕又太小 。其实老人摔倒只需要一个按键就可以 。其五 , 某些老年需求突出的领域 , 例如就医、护理、就餐等 , 供需错配问题尤为突出 。举个例子 , 医院的预约挂号系统 , 要点很多个菜单才能预约成功 。其六 , 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一批65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 , 消费观念保守 , 即使有购买能力也不买 , 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 。
综上所述 , 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 , 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和养老领域等 。目前 , 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 , 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 。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和慢病等管理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较少 , 成熟的商业模式没有搭建起来 。此外 , 智慧养老的试点存在“政府搭台 , 企业唱戏 , 观众却不买单”的现状 , 除了少部分居家场景的产品和服务外 , 很多内容老年人并不买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