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起跳前的这个习惯,与登上《科学》的这项研究有关( 二 )


【将对受大脑启发的人工智能产生影响】
这一原创科学发现究竟有何意义?
神经科学和生物物理学家郭爱克院士评价 , 这一工作的创新性在于以猕猴的序列学习为对象 , 设计了时间和空间信息两个线索共存的实验范式 , 揭示了在工作记忆的时间尺度上 , 序列信息的神经编码和表征机制 。
70年前 , 神经心理学家卡尔·拉施里提出了一个假设——为了控制序列动作 , 我们的大脑需要将其工作瞬间转移到持续的神经活动模式上 。“令人高兴的是 , 这个研究结果为这一理论假设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这就是科学魅力之所在!”郭爱克说 。
谷爱凌起跳前的这个习惯,与登上《科学》的这项研究有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左至右)王立平、闵斌和两位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胡沛烑、谢洋在讨论
“认知活动的一个核心维度是时序 。时序信息的表征和操作是包括记忆、语言等重要认知活动的基础 。大脑如何编码时序信息是极为重要的未解之谜 。”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家陈霖院士评价 , 这是认知神经科学领域“里程碑”式的重要工作 。
这一研究还将对受大脑启发的人工智能产生影响 。上世纪人工智能领域就有研究者提出 , 如果能够模仿大脑神经网络对符号的表征 , 人工智能会有比较大的飞跃 。“这一发现清楚地阐释了序列工作记忆的神经机制 , 也为理解神经网络如何进行符号表征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神经生物学家王以政院士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