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山地“天公”秒变脸 观天能手“双睿”来护航
本文转自:人民周刊
——访冬奥会气象条件预测保障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陈明轩
【复杂山地“天公”秒变脸 观天能手“双睿”来护航】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访谈人物
陈明轩 ,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副院长 , 研究员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会气象条件预测保障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 。
带领团队历时4年多时间 , 研发构建自主可控的冬奥会气象保障核心技术体系 。首次在我国中纬度山区组织实施了复杂地形下冬季多维度气象综合观测试验 , 首次实现了“百米级、分钟级”业务天气预报能力 , 形成覆盖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百米网格、十分钟更新的冬奥气象预报服务产品 , 实现了冬奥关键点位0—10天定时、定点、定量气象预报 , 大幅提升了冬奥会保障的关键气象要素预报准确率 , 有力支撑了气象预报团队开展精细气象服务 。
冬奥比赛70%的项目是雪上项目 , 为保障冬奥健儿雪上项目顺利完赛 , 不仅要低头留意脚下的雪量和雪质 , 更要抬头提前关注头顶的气象 。
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近20年来首次在大陆性季风气候背景下举办的冬奥赛事 , 不利的气候条件加上赛区地形复杂等原因 , 使气象服务保障面临巨大困难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设立了“冬奥会气象条件预测保障关键技术”项目 。研发团队开展了精密的气象监测 , 铸就了精准的气象预报 , 同时以庞大的数据支撑了众多精细的气象服务 , 助力北京冬奥会成为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
该项目负责人、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副院长陈明轩介绍了北京冬奥会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冬奥气象预报员在张家口赛区气象中心使用科技冬奥产品 。
历时八年系统性布局冬奥会气象观测实验
问:为了克服气象保障服务方面的困难 ,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进行全面的气象监测 。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 气象监测对于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到底有多么重要?科研团队又是如何进行这项研究的?
陈明轩:2014年我国成功申办北京冬奥会之后 , 就开始着手系统性的山地气象观测 。冬奥会70%的项目都是雪上项目 , 大部分的雪上项目都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举办 。北京冬奥会主要有两个山地赛场:一个是北京延庆海坨山 , 另一个是河北张家口的崇礼区 。地形复杂 , 气象观测比较匮乏 。延庆赛区以前都是野山 , 气象观测基本空白 。要做好冬奥会气象保障服务首先要了解那里的气象特征 , 就像打仗一样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气象观测是冬奥会气象保障服务的第一步 。从2014年开始 , 我们就开始系统性地布局冬奥会的气象观测实验 。
山地的气象条件比较复杂 , 交通、通讯、电力都不是特别完备 , 我们一开始从如何布局气象探测仪器 , 如何能够把气象探测的数据获取回来 , 开展有效科学分析研究着手 , 运用从地面的气象观测仪器 , 以及垂直的或者是三维的、立体的气象观测仪器 , 对风、温度、降雪、能见度这些跟冬奥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进行观测 。通过综合分析和研判 , 最后决定在地面布什么样的仪器能够看到空中的大气特征 。比如 , 风的垂直变化、温度的垂直变化、山区的能见度、降雨降雪的观测等 , 这些都是我们最关注的 。
- “青蛙公主爱凌”抖音账号夺金后粉丝突破1000万
- 缺口超10万,化妆品行业“人才荒”
- 知乎否认使用“员工离职倾向监控”
- 三颗“风云”卫星搭建起冬奥会天地气象观测网络
- 宁夏新材料产业链的“明星”产品 | 你知道手机屏幕是用什么做的吗?
- 高科技满满的雪上项目“刚需品”满足赛场精细化观测需求
- 蚂蚁庄园|冬奥会被称为“躺赢”的运动项目是哪一个?蚂蚁庄园2月16日答案
- 央视网评算法:“驯服”你的算法,能成吗?
- 一汽丰田全新mpv将于9月上市或定名“皇冠威尔陆”
- 抓好两统筹 实现开门红|360度无死角!“疆电外送”线路首次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