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好人依然这么有观众缘( 二 )


《人世间》也不例外 。
每个角色都带着对立面上场
《人世间》是通过“对比”来写人的 。
大儿子周秉义和小儿子周秉昆便构成了一对矛盾:前者充满责任感 , 处处想着自己身为大哥的义务;后者则少年轻狂、吊儿郎当 , 先当锯木工人 , 因不安心工作离职 , 他处处等大哥铺路 , 去酱油厂后才找到了人生方向 。
周蓉的两任丈夫也构成了一对矛盾:前夫冯化城是诗人 , 充满浪漫精神 , 能共患难 , 却不能同安乐 , 回城后迅速腐化 , 周蓉被迫去了法国 , 一待就是十多年 , 才发现当年被自己拒绝的蔡晓光更可靠 。蔡晓光是高干子弟 , 他的身份无法与周蓉青春时的浪漫精神兼容 , 一番挫折后 , 真爱终于超越了一切 。
冯化城与周秉义对爱情的态度也构成了一对矛盾:周秉义的女友郝冬梅也出身于高干家庭 , 插队时 , 父亲被打倒 , 成了“走资派” , 周秉义宁可放弃入伍机会(当时人人向往) , 也不愿背叛情感;冯化成则相反 , 回城后 , 担心江郎才尽 , 放弃写作去混社会 , 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周秉义与曲秀珍、金月姬等亦构成了一对矛盾:曲秀珍、金月姬等从战争年代走来 , 心中充满革命激情 , 为理想 , 她们心甘情愿地上交了独立判断 , 晚年开始忏悔 , 重回人间烟火;周秉义则相反 , 他经历过荒唐岁月 , 珍重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坚持 , 后来他当了官 , 理想主义的一面依然闪光 , 他拒绝为弟弟(周秉昆)以权谋私 , 自愿投入到“光字片”的城市改造中 。
在《人世间》中 , 曲秀珍与金月姬、周秉义与曹德宝、孙小宁与郑娟……都构成了一对对矛盾 。通过复杂关系 , 表达出人物的多侧面 , 这几乎已成创作自觉——不知道该怎么烘托主角时 , 就再加一个人物 。
有趣的是 , 《人世间》中真正的主角不是毫无缺点的周秉义 , 而是反复挣扎、性格多变的周秉昆 。
主角为什么必须是周秉昆
聚焦于周秉昆 , 因为他身上附着了创作者的价值理想:平民精神 。
作者显然认为 , 曲秀珍、金月姬式的道德迷狂不值得信任 , 而周秉义式的“高大全”又太难得 , 倒是周秉昆这样 , 天性懦弱 , 身为“老儿子” , 沾染许多坏习气 , 却因真诚善良 , 最终修成正果 。
周秉昆和浪漫的姐姐周蓉不同 , 后者看到生活真相后 , 能再贾余勇 , 中年留洋 , 回来后以小说成名 , 最终当上老板 。周秉昆和一身正气的哥哥也不同 , 后者有惊人的判断力 , 人生几乎所有选择都正确 , 虽经挫折 , 却必然通往“命定的成功” 。
周秉昆的不同之处在于 , 他更像普通人 。周秉义、周蓉都爱好读书 , 恢复高考后上了名校 , 实现阶层跃迁 , 周蓉为追求自由 , 可以不顾一切;周秉义为了责任 , 可以牺牲一切 。他们在文化上早已完成从工人到知识人的转化 。而周秉昆始终是普通人 , 包括后来去杂志社、经商 , 也都是偶然的结果 。
如果说 , 周秉义更像上世纪70年代 , 周蓉更像上世纪80年代 , 周秉昆则更像今天的年轻人——所有捷径都因太多人走过而变成旧路 , 而每条旧路又如此拥挤 , 那么 , 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呢?
正是借着周秉昆 , 创作者传达出自己的思考:做个好人 。
所以 , 曲秀珍、金月姬的忏悔之路 , 就是回归邻居大妈的慈善;周蓉的浪漫 , 最终在经商中找到自我;周秉义的一生坚持 , 化为回报昔日邻居……而周秉昆曾经的徘徊、理想、不甘心 , 也在“好人”的自嗨中 , 找到归宿 。
【做个好人依然这么有观众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