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好人依然这么有观众缘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做个好人依然这么有观众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做个好人依然这么有观众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做个好人依然这么有观众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做个好人依然这么有观众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陈建新
“好的演员就是让人一秒入戏 , 看着这胆小怯弱的周秉昆 , 谁能想到雷佳音还演过勇猛的张小敬呢?”
“咱们就是说能不能出个无旁白版?真的很出戏……”
“节奏缓慢 , 慢镜头和卡大头也太多了吧……我理解导演估计琢磨了镜头语言 , 农家院拍得像舞台剧布景搭出来的 , 清晰直给但是悬浮 , 年代剧还是好好琢磨剧情和对白吧 。”
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 梁晓声小说《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改编的电视剧上线后 , 竟然这么“火” , 豆瓣评分已达8.1 。考虑到它专注于讲述小人物故事 , 远离当下的焦点话题 , 且落脚于“做个好人”式的“平民立场” , 难称“深刻” , 能有如此成绩 , 殊属不易 。
这是写实主义的胜利 , 还是理想主义的胜利?它证明了“写崇高”“写平民英雄”依然有市场 , 还是证明了世俗道德的生命力?
我更倾向于认为:影视剧就是影视剧 , 其功能之一是精神按摩 。受欢迎 , 说明它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毕竟 , 需求是多元的 , 且不断改变 。在今天 , 分析需求把握需求也是创作者的基本功 。
它写的又是一个“面”
《人世间》的故事不复杂 , 它讲述了东北某省会城市一家人的悲欢离合 。
在那座名为“吉春”的老工业城市中 , 有所谓“光字片” , 本是工人临时宿舍 , 逐渐发展为社区 , 因缺乏规划而破败不堪 , 加上居住者社会地位低 , 形成了“好女不嫁光字片”的“口碑” 。老工人周志刚一家便住在这里 。
上世纪70年代 , 周志刚支援“大三线”建设 , 去了西南 。根据当时政策 , 每家只能有一个孩子留在城市 。周家大儿子周秉义(辛柏青饰)下乡 , 女儿周蓉(宋佳饰)本应留下 , 但她出于浪漫的理想 , 追随被打成“右派”的诗人冯化城(成泰燊饰)去了贵州乡下 , 周家小儿子周秉昆(雷佳音饰)则在城里与母亲相依为命 。
三个孩子 , 三种命运 。《人世间》的故事一直讲到本世纪 , 通过上山下乡、知青返城、改革开放、国企改制等重大社会变动 , 呈现出个体在命运播弄中的艰难与成长 。
从框架看 , 《人世间》属于典型的写实主义 , 这曾是备受推崇的美学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 , 东西方的写实主义有非常大的不同 。
在国外 , 写实主义一般聚焦于个体 , 深入刻画主角的精神成长 , 以反衬时代波澜 , 涉及人物不过寥寥数人 。在国内 , 写实主义则往往是“群像” , 通过展现一个“面” , 来呈现个体的取予和浮沉 。
很难说两种写法哪个更好 , 前者可能更深 , 后者可能更广 。
写“面” , 与东方传统美学观念有关 。中国作者对人的定义是“关系中的人” , 不太关注心理描写 , 勉强写来 , 也多是理性的部分 , 但人的心理活动大多是非理性的 , 所以中国作家写心理 , 常让读者感到不真实 。可若是将人物置于具体环境中 , 写微妙变化 , 比如通过动作、语言、表情等来表现内心活动 , 往往妙趣横生、体贴入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