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为什么说刘老根和丁香的结合注定是悲剧

本文转自:澎湃
编者按:这里是一个怀旧剧场 。
整部《刘老根》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 其实在第一集就讲清楚了 。
刘老根自从进城住到大儿子家 , 就说不上“过的是啥日子” 。他每天的生活就是早上起来给大儿子一家准备早饭 , 送小孙女上学 , 然后自己跑到公园里撞树锻炼身体 。
村里的二柱子到城里来找工作 ,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老根 。可大儿子一点不念同乡情分 , 让刘老根丢尽了面子 。
第一集的镜头里 , 处处都是刘老根落寞的表情、忧郁的眼神 , 观众没法把春晚舞台上那个神采飞扬的赵本山联系在一起 。
想当年|为什么说刘老根和丁香的结合注定是悲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老根》(2002)剧照 , 刘老根(赵本山 饰)
是一位住在相邻小楼里的单身女性韩冰“救”了刘老根——在这个只有富人才住得起的别墅区里 , 唯一有工夫和刘老根说上几句话的 , 就是韩冰 , 这使刘老根对她感激不已 。
后来的故事 , 我们都知道了——刘老根必然是要回归故乡的 , 他和他的人生故事必须植根于乡村文化;但是刘老根想要改造故乡、实现致富 , 光靠自己不行 , 必须要依靠韩冰所代表的现代性叙事 。
刘老根对家乡山村的改造和开发 , 连同赵本山的其他乡村题材电视剧 , 事实上都是一种“现代化的乌托邦承诺”:农村人不仅仅要脱贫致富 , 还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龙泉山庄的建立 , 正是这个隐喻的实体化 。
这部电视剧里所有的矛盾和冲突 , 也已经在这里书写完毕——一边是乡村伦理的美好与山水生活的优雅;一边是现代化的规则意识与商业文明 。怎样才能把两者融合到一起?赵本山似乎也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 。
想当年|为什么说刘老根和丁香的结合注定是悲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老根》(2002)剧照 , 药匣子(范伟 饰)在本剧中 , 刘老根的创业阻力主要有两点 。一是作为农民出身的企业家 , 刘老根缺乏专业知识 , 又不愿意任命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 造成山庄内部管理混乱、风波不断 。二是胡科长、冯乡长 , 屡屡为了一己之私破坏刘老根的致富大业 。
想当年|为什么说刘老根和丁香的结合注定是悲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老根》(2002)剧照 , 丁香(左 , 高秀敏 饰)
那么刘老根拿出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呢?对于年轻有活力、有冲劲的二儿子二奎 , 刘老根总是连打带骂、拳打脚踢 , 把所谓父亲的“尊严”带入了企业的管理中;对于事事为他着想、深爱着自己的丁香 , 刘老根选择了用欺骗的方式诱导她辞职;对于忠心耿耿、最讲义气的药匣子 , 刘老根把他扔在了荒郊野岭 , 让他自己灰溜溜地跑回来;对于胡科长、冯乡长的胡搅蛮缠 , 刘老根也不客气 , 常常选择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
不难看出 , 刘老根的管理方法完全是“看人下菜”的 。对下属 , 他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辗转腾挪;对乡村干部 , 他更多考虑的是面子上过不过得去 。
想当年|为什么说刘老根和丁香的结合注定是悲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老根》(2002)剧照
遇到困难和挫折后 , 刘老根也不是没有反省和思考 。但他觉得 , 这都是自己在取得成功后骄傲自满 , 对自己缺乏清醒认识的缘故 。况且 , 下属整的这些幺蛾子自己也不知情 , 常常被蒙在鼓里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