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借“冬”风推广,未来如何进一步普及?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2月20日电 (方经纶)北京冬奥会不仅提高了人们对于冰雪运动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 同时正促进着中国“冰雪经济”的蓬勃发展 , 其中 , 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是本届冬奥会金融服务的亮点之一 。据悉 , 北京冬奥会期间 , 数字人民币与冬奥特色场景进行深度融合 , 实现医疗卫生、交通出行等七大场景全覆盖 , 通过智能化自助机具、滑雪手套、冬奥特色徽章、智能手表等设备 , 丰富数字人民币使用渠道 。
数字人民币借“冬”风推广,未来如何进一步普及?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冬奥数字人民币试点支付体验展上展出的可视芯片钱包 。人民视觉 杜建坡 摄
【数字人民币借“冬”风推广,未来如何进一步普及?】“数字人民币亮相冬奥会 , 是‘科技冬奥’的重要体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系教授江萍表示 , 北京冬奥会上的境外来华人士无需开设中国内地银行账户 , 通过境外手机号即可下载数字人民币 APP 开立钱包账户 , 有利于短时间内快速宣传数字人民币 , 同时助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另外 , 与其它支付手段相比 , 冬奥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无需付任何手续费 , 为人们在奥运会支付场景中提供了一个新鲜、便捷且实惠的选择 。
“在参与冬奥志愿服务过程中‘解锁’了数字人民币的初次体验 , 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新奇感之外 , 也感受到了数字人民币的方便快捷 。”北京大学冬奥会志愿者周榕涵向“强观察”栏目讲述自己使用数字人民币的体验时表示 , 这是自己第一次接触数字人民币 , 起初以为开通使用流程很复杂 , 但是在现场工作人员的辅导下 , 很快就完成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卡片、手环)的开通 , 完成了支付 。“它(数字人民币钱包)和各类线上支付通道都打通了 , 可以无缝对接 。另外 , 数字人民币的全程可追溯的特点也让我们的支付变得更加放心 。”周榕涵说 。
“强观察”栏目梳理发现 , 除亮相北京冬奥会之外 , 数字人民币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日前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2021年底 , 我国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经超过808.51万个 , 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 , 交易金额875.65亿元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公布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提出 , 支持在零售交易、生活缴费、政务服务等场景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 , 这将对数字人民币发展起到进一步推动作用 。
“从最近上架的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 来看 , 已有近60 个子钱包 , 涵盖了购物、出行、生活、旅游等方方面面 。”江萍介绍 , 数字人民币使用不依赖网络 , 可以使用 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支付 , 在无网络或网络信号差的时候非常实用 。
“数字人民币具有权威性与安全性两种优势 。”江萍表示 , 数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 具有国家信用 , 相对于非银行数字货币 , 价格波动较低 。同时 , 数字人民币具有可控匿名性 , 宏观资金流向属于可知范围 , 大幅降低了大量资金流动对金融系统的冲击风险 , “通过数字人民币 , 央行可更好地掌握发行货币总量、数量、流向 , 以应对经济各个周期所遇到的问题 , 及时合理地判断政策的有效性并进行及时调整 。”另外 , 数字人民币较好地平衡了用户隐私保护和非法交易防范 , 采取“小额匿名、大额可溯”的设计 , 用手机号开立的钱包进行的小额支付 , 对于人民银行和各运营机构来说是完全匿名的 , 若进行大额支付则需要升级实名账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