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无一烂尾!山东数字变革中,海信智能交通具有先发优势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近年来 , 我省积极布局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 努力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 数字化转型面临重大机遇 。不久前 , 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 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 重点抓好“十大创新” , 其中就包括“加强数字变革创新” 。
数字变革创新 , 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 , 涵盖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的方方面面 。这其中 , 智能交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 关系群众的日常生活满意度 , 亦关系城市治理方式的变革 。山东在推进数字化变革方面拥有良好基础 , 而在智能交通领域 , 更是具有行业先发优势 。
这种先发优势的强力塑造者 , 是海信 。
这样一组数据可为佐证:根据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等权威机构近日共同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 2021年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仅有8座城市拥堵同比下降 , 其中西安、昆明、兰州、银川、贵阳5座城市的缓堵项目由海信参与承建 , 占比超过6成 。
实际上 , 自2017年开始 , 海信所服务的城市 , 已经连续5年占据该榜单的半壁江山:2017年度“十大拥堵缓解城市”中 , 海信智能交通服务城市占据7席;2018年度“拥堵同比下降TOP10城市”有5城入围;2019年度“全国拥堵缓解城市TOP10”入选6城;2020年度“交通健康指数同比变好城市TOP10”和2021年的“拥堵同比下降城市榜”均入选5座城市……
作为大众印象中的一家消费电子企业 , 海信何以能持续引领智能交通行业发展 , 并改变着一座又一座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
项目无一烂尾!山东数字变革中,海信智能交通具有先发优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海信智能交通事业本部副总经理陈晓明坦言 , 作为中国智能交通领域的龙头企业 , 海信从1998年就开始进军智能交通领域 , 如今已在智能领交通域积累了24年、169座城市这样难以复制的经验 , 凭借坚实的技术底盘 , 才建立起了宽广的“护城河” 。
“一开始 , 我们专门花钱去调研 , 发现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市场很大 , 而且国内没有形成领头企业和充分竞争格局 , 全国的底子都很薄弱 。”海信集团副高级总裁陈维强1998年从哈工大博士毕业来到海信不久 , 就加入到智能交通研发团队 , 一路参与见证了20年来海信在这一领域的一步步发展 。
调研后 , 海信确定了两条产品线:一个信号控制系统 , 这是整个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的核心;另一个公共智能交通系统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 , 围绕产品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 海信做了很多技术攻坚 , 并且在国内最早研发拥堵控制体系 。
2005年 , 海信迎来在智能交通领域发展的重大机遇——北京数字奥运工程智能交通项目招标 。此次招标从硬件性能、软件功能到售后服务 , 以及协议是否开放 , 都有很高的要求 。最终 , 海信以领先20分的成绩战胜西门子后成功中标 。自此之后 , 海信打开北京市场 , 迄今北京有一半的信号机都是海信的 。
此后 , 海信又圆满完成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武汉军运会、西安全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的相关保障任务 。2021年 , 海信和山东高速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公共交通系统智能化改造项目 , 成为海信在海外承建的首个智能交通集成项目 , 意味着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已经进入了对海外输出中国解决方案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