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研发新型电极可植入瘫痪患者

瘫痪是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 , 是由于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 。当然 , 由于一些意外事故也往往能够导致瘫痪 。该疾病会让患者的运动功能的大大减低或丧失 。
据外媒报道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 , 他们研发出一种新型电极 , 可植入到瘫痪患者的脊椎中 , 通过脉冲使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
该研究是基于2018年的一项研究 , 当时研究人员通过使用电脉冲来治疗脊髓损伤患者 , 帮助他们能够再次行走 。而在新研究中 , 研究人员使用的电极比2018年研究中的电极更长、更大 , 这样导致其能够刺激更多的肌肉 。
研究中 , 研究人员召集了3名受试者 , 他们因为意外事故导致胸椎受损、下肢瘫痪 , 瘫痪时间都至少在1年以上 。通过植入电极向肌肉发送电脉冲 , 来模拟大脑的指令 。
结果显示 , 在植入的一天之内 , 三人就能通过特定的脉冲信号 , 完成了站立、行走等特定活动 。此后的6个月里 , 利用平板电脑自行操控神经刺激装置 , 获得了更多行动能力 , 比如骑行、游泳、爬楼梯和划船 。
作为3名受试者之一的米歇尔·罗卡蒂(MichelRoccati) , 2017年因骑摩托车遭遇事故 , 导致下半身完全瘫痪 。而现在 , 通过植入电极 , 借助一个支架 , 他已经能够站立两个小时 , 并行走近一公里 。
研究人员表示 , 该研究表明 , 通过电脉冲来治疗瘫痪显然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不过 , 目前该方法只能用于治疗下胸段脊髓以上受伤的患者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研发新型电极可植入瘫痪患者】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研发新型电极可植入瘫痪患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