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联通5G+工业互联网典型案例助力海洋经济 提速“新基建”夯实数字底座

本文转自:闪电新闻
日前 , 青岛联通联合山东港口青岛港共同研发的轮驳船5G机舱远程监测系统进入最后调试阶段 , 即将全面投入使用 。该项目在2021年入选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第二批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和五大重点行业实践中的港口行业案例 。
青岛联通5G+工业互联网典型案例助力海洋经济 提速“新基建”夯实数字底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该项目通过5G+智能集成管理平台为智能航行、智能机舱和智能能效管理提供支持 , 实现了对船岸两端63个设备、350个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管控 , 结合大数据分析、AI等实现节能减排、设备异常分析 。投入运营后 , 累计每年可节省拖轮运维费用100万元、人工检测成本40万元 , 检测效率提升30% , 实现了人工监测向智能监测的蜕变 。
青岛联通5G+工业互联网典型案例助力海洋经济 提速“新基建”夯实数字底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青岛联通5G+工业互联网典型案例助力海洋经济 提速“新基建”夯实数字底座】智能集成管理平台具备开放性 , 能够整合现有船上信息管理系统及后续新增系统 , 以实现对船舶的全面监控与智能化管理 , 并与岸基实现数据交互 。岸端平台则是将所有船舶的作业状态、航行状态和能耗数据进行整合 , 提供基于智能算法的船舶智能调度 , 并针对智能航行、智能能效管理 , 实现公司级的数据汇总、分析、历史数据对比和潜在危险预警 。
青岛联通5G+工业互联网典型案例助力海洋经济 提速“新基建”夯实数字底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通过5G平台把船上所有的数据 , 低延时 , 高效的传到岸基上 , 在船舶发生故障的前期 , 我们就能观察到它的参数的变化 , 通过这种智能平台的提醒包括故障辅助决策 , 我们提前介入 , 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山东港口青岛港轮驳公司电气工程师颜卓翁说 。
轮驳船拖拽大型货轮最远可以到20海里 , 在如此远的距离5G信号依然“满格” , 能实时回传各类监测数据 , 这得益于青岛联通对新基建投入的不遗余力 。据了解 , 青岛联通在沿海和海上岛屿布局了几千个5G基站 , 5G高速网络已全覆盖730公里海岸线 , 并延伸至60公里的近海 , 正是这些海上“网络高速公路”的开通 , 为青岛海洋经济助智赋能 。
除此以外 , 青岛联通加码布局数字基建 , 加速推进5G和全光网络双千兆建设 , 筑牢数字底座 , 还相继打造了山东港口董矿公司5G皮带流程巡检智能管控、市南区5G智慧公园、即墨区社会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明星项目 , 摘取多项重要奖项 , 各个领域应用场景持续创新 , 智慧城市、智慧应急、5G VR教育、5G云医院、工业互联网、智慧旅游、智慧生态等领域持续发力 , 全面助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
通讯员 葛泺双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