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来了!杨浦大桥装上“智慧大脑”!

【“数字孪生”来了!杨浦大桥装上“智慧大脑”!】本文转自:上观
“数字孪生”来了!杨浦大桥装上“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跨越黄浦江的交通主干道
杨浦大桥自1993年通车
始终发挥着经济社会发展和
民生保障的重要枢纽作用
如今 , 道路管养部门运用
新一代数字孪生技术
进一步保障桥梁运行安全
实现“观、管、防”的立体融合管控
加速为大桥打造“智慧大脑”
市道运中心积极贯彻交通强国战略部署 , 以治理数字化推动治理现代化 , 全力打造“云路中心” , 涵盖道路设施管理、运输服务管理、安全动态监管和静态交通监管四大核心领域 , 形成道路运输管理的“智慧大脑” 。
“数字孪生”来了!杨浦大桥装上“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数字孪生”来了!杨浦大桥装上“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数字孪生”来了!杨浦大桥装上“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数字孪生”来了!杨浦大桥装上“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云路中心系统页面
作为“云路中心”数字孪生示范项目 , 杨浦大桥先行先试 , 用数字孪生赋能智慧监管 , 提升道路运输治理现代化水平 。
“数字孪生”来了!杨浦大桥装上“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基于数字孪生的“观” , 展现科技之智
通过对大桥运行数字体征的构建 , 初步形成了“物联成网”“数联共享”“智联融通”的大桥神经元感知体系 , 与“云路中心”共同形成了交通基础设施全景、实时、精准的数字底座 。
实现对桥梁结构的设施静态孪生
全桥5万余个静态设施设备空间管理单元 , 覆盖2022根主塔预应力束、256根斜拉索、240根钢横梁及各类附属设备等 , 依托唯一编码融合设施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各种属性信息、技术档案信息、管理信息及动态感知信息 , 实现空间管理单元向全息数字单元的进化 。
“数字孪生”来了!杨浦大桥装上“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数字孪生”来了!杨浦大桥装上“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实现依托神经元感知体系的结构动态孪生
为掌握设施本身的数字体征 , 全桥布设了17类1100多个结构安全数据感知点 , 实时监测风速、风向、温度、大地震动等环境数据;监测桥梁自身应力应变、结构温度、振动、索力、变形和位移等结构状态数据 , 年监测数据达2TB以上 。
全桥共设立5大类120多项结构安全指标 , 所有指标点均通过数字孪生编码自动匹配三维空间位置 , 通过神经元智能分析模块实时计算指标分值 , 通过阈值设定及红黄绿颜色管理实时反馈孪生桥梁当前的指标监测数值 , 并通过对边缘计算分析 , 实时提醒桥梁结构健康状态 。
“数字孪生”来了!杨浦大桥装上“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