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洋生物:藻类海蛞蝓

【探索海洋生物:藻类海蛞蝓】探索海洋生物世界 , 大家多会想起那些穿着“铠甲”的虾兵蟹将 , 五彩斑斓的鱼群 , 为其他小动物提供避难所的珊瑚礁和凶猛的鲨鱼 。
然而 , 在浩瀚的海洋世界中还有一群容易被忽略却很特别的小动物 , 它们身体小小的、萌萌的 , 很像卡通片里小绵羊的形象 , 它就是目前发现的第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藻类海蛞蝓(Costasiellakuroshimae) 。
萌萌的外表 , 辨识度极强
藻类海蛞蝓的身体柔软 , 全身几乎透明 , 背部像披了一层绿叶 , 尖尖的“叶片”上还染了一点粉色 , 头部白色 , 有一对像黑豆似的小眼睛和一对可爱的触角 , 酷似披着树叶的小绵羊 。
身长只有约5mm , 因此大家又叫它“小羊海蛞蝓”或“叶羊” 。它的壳已退化为内壳 , 背部的绿叶下薄薄的呈白色有光泽的部位就是它的内壳 。
别看它们成年后的样子极易辨别 , 但幼年时期的他们可是很难被发现的 。
它们刚从卵里孵化出来时 , 还是个小透明 , 长得和父母完全不同 , 但随着它们不停地吃海藻 , 背部就会慢慢变成有光泽的亮绿色 , 就会成为我们认识的那只小绿羊了 。
探索海洋生物:藻类海蛞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藻类海蛞蝓萌萌的形象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绿色”的生活方式
藻类海蛞蝓生活在海水清澈、水流畅通、海藻丛生的环境中 , 多分布在日本、菲律宾和新加坡 。
我们都知道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强项 , 有趣的是 , 藻类海蛞蝓也有这本领 , 它们吞食海藻后 , 会将海藻中所含的叶绿体留在体内 , 与体细胞共存 , 然后用其进行光合作用 。
通过光合作用为自己提供每天所需的能量 ,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盗食质体 。
早在1870年 , 就有人发现了这种海蛞蝓 , 但在当时并没有人注意到它们的这项“特异功能” , 直到近些年 , 研究人员才发现了它们的这种能力 。
据调查 , 藻类海蛞蝓从幼年就开始进食各种海藻 , 随着身体的长大 , 体内的叶绿素积攒越来越多 , 最终使整个身体呈明亮的绿色 , 这样光合作用就可以在其体内顺利进行了 。
在藻类充足时 , 它们的主食就是藻类 。若没有足够的藻类饱腹 , 它们就可以跑去晒太阳 , 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 , 直到再次遇到丰富海藻时 , 再嗷呜嗷呜的大快朵颐 。
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它们依靠体内的叶绿素可以生存一年左右 , 这种生活方式真是又节约、又绿色 。
探索海洋生物:藻类海蛞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查“族谱”知家族背景
介绍了藻类海蛞蝓的这么多特点 , 那么它在生物学上究竟是属于哪一家族呢?
藻类海蛞蝓是海蛞蝓众多种类之一 , 属浅海生活的软体动物 , 海蛞蝓是个大家族 , 全球范围内分布有三百多种 。海蛞蝓的外壳已经退化或消失 , 外观看起来像极了无壳蜗牛 。要真追溯起来 , 海蛞蝓和蜗牛还真有点亲戚关系呢 。
海蛞蝓与蜗牛同属软体动物门下腹足纲 , 它们都是腹部扁平 , 用腹部吸附在物体表面 , 并靠腹部的肌肉收缩来爬行 。与蜗牛不同的是 , 海蛞蝓为后腮亚纲裸鳃亚目海兔螺属的一员 , 而蜗牛则为肺螺亚纲柄眼目蜗牛科的动物 。
它们还拥有不同的呼吸方式 。海蛞蝓呼吸器官是其裸露在背面的鳃 , 正因为这个原因被归为后鳃亚纲裸鳃亚目 , 而蜗牛通过身上凹陷的呼吸孔进行呼吸 , 就如同我们人类的肺一样 , 所以被归为肺螺亚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