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元宇宙遇上教育

去年10月 , 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将赌注押在元宇宙上 , 并将他的社交网络公司改名为Meta 。一时间 , 关于元宇宙的讨论甚嚣尘上 。据百度指数显示 , 近半年「元宇宙」这一关键词的整体日均搜索次数为26568次 , 环比增长6213% 。
尽管元宇宙非常火热 , 但目前大众对元宇宙的概念、应用、前景、风险的认识 , 仍然模糊、抽象 。教育元宇宙的理想应用场景、落地现状如何?教育元宇宙至今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01何为教育元宇宙
「元宇宙」究竟是什么 , 它真的存在吗?扎克伯格曾表示 , 「元宇宙提供了让人更有沉浸感和临场感的数字化平台和媒体 , 让人们如同身在互联网中 , 而不仅仅是从旁参与 。元宇宙可以带给人们全新的线上社交、工作、教育、娱乐、购物和创作的体验——由沉浸感和临场感带来的美妙体验 。」
从学术的角度 , 今年1月 ,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在其发布的《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中 , 对元宇宙下了一个更为详细的定义 。「元宇宙(Metaverse)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 , 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 ,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 , 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 , 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 , 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
何为教育元宇宙(Edu-Metaverse)?元宇宙与教育结合 , 可以理解为元宇宙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它为教师、学生、管理者等相关者创建数字身份 , 在虚拟世界中开拓正式与非正式的教学场所 , 并允许师生在虚拟的教学场所进行互动 。
02理想中的三种应用场景
「我的梦想是让孩子在家就可以进入一个全息投影世界 , 跟着AI虚拟人学习 。」这是科幻作家郝景芳对元宇宙构想的美好场景 。
「元宇宙将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次内卷 , 将引导人类走向死路 。」这是科幻作家刘慈欣对元宇宙存在意义的质疑 。
这是两种对元宇宙截然不同的态度 , 美好虚构和现实对立 。实际上 , 元宇宙并不等同于VR虚拟现实 , 而是构建出一个与物理世界、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数字世界、虚拟世界 。人们在虚拟世界中 , 不是以数字账号参与元宇宙 , 而是像在现实世界中一样以独立的数字身份参与 , 并且可以让自己的规则作用于元宇宙 。
当元宇宙遇上教育 , 两者之间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情境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教师研训 , 是目前学术界、科技界比较看好的教育元宇宙三大理想应用场景 。
「同学们想象一下自己正处在……」这是老师在语文课、历史课、地理课上经常使用的一句话 ,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在元宇宙的世界里 , 学生将不再需要老师口头引导 , 就可以即刻进入史前世界近距离观察恐龙 , 在唐朝盛世的街头与波斯人经商 , 还可以在马里亚纳海沟的底端和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上任意穿梭 。教育元宇宙对既有教育最直接的改变就是 , 情境化教学 。
在情境化教学模式下 , 学习者可佩戴VR终端进入教师预先创设或选择的教学情境 , 借助头戴式显示器、耳机、手柄、数据手套等交互设备 , 开展多人在线探究式、协作式、具身化的学习活动 。此外 , 学习者还可以进入不同的学科或专业教室 , 通过全息视频、全景直播等技术连接远程教学场所 , 开展实时可视化在线教学和基于实地实景的课堂互动 。
扎克伯格对情境化教学场景中的教育元宇宙应用做了一些畅想 。「学生不仅能够近距离观察不同星体 , 学习天体物理学 , 还可以被传送到某个历史节点和场景中 , 了解历史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