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应对行星的阴谋与挑战,看阿西莫夫领航太空冒险( 二 )


再说创作之初 , 阿西莫夫即考虑为他要在作品中塑造的英雄取名字 。他设想 , 系列作品中的每一部都立足于太阳系中一个截然不同的星球 , 主人公“太空游侠”就巡游[1] 其中 , 展现他的作为 。《火星毒素》创作当口儿 , 阿西莫夫的第一个孩子刚出生 , 名为大卫(David) , 而故事又与星球(star)探险相关 , 这样就生成了“大卫·斯塔尔”(David Starr)这个名字 。后来他又觉得 , 一名“太空游侠”叫大卫未免太平淡了 , 就想着要给主人公增加点特色、魅力 , 于是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小福星” , 叫“小福星斯塔尔”(Lucky Starr) 。
这一科幻系列所依托的科学背景 , 是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对太空(尤其是太阳系)的基本认识 , 以今天的科学眼光来检视 , 自然多有相悖 。这是因为科学始终在发展 , 在不断自我纠正 , 有时候甚至会在某些方面完全颠覆其自身 。阿西莫夫跟他的许多科幻作家同行一样 , 也遭逢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尴尬:1957年 , 随着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射电天文学的发展和太空探测器的发射 , 我们有关太阳系的知识 , 特别是有关太阳系各个行星的知识 , 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其实 , 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 , 人们还想当然地认为 , 金星是一颗温暖的、泥泞的古老行星 , 诞生于与地球上恐龙称霸的中生代相近的时期 。这在当时已成为创作科幻小说所遵循的一个“事实”和惯例 。按照当时的科学假说 , 行星是自外而内形成的 , 因此火星被认为老于地球 , 而金星却要比地球年轻 。这些“背景”造就了不少优秀的科幻小说 。
阿西莫夫后来回忆说:“假如你向往一种先前的、没落的、垂死的文明 , 那你就去火星吧 。但假如你憧憬一个原始的、危险的、刺激的星球 , 你可以去金星 。在《火星毒素》中 , 我使用了前者;在《金星阴谋》中 , 我使用了后者 。”结果 , 如他在书之序言中所说 , 基于20世纪50年代的天文知识创作的这几部科幻小说 , 几乎都被新的天文发现给“毁”了 。因此 , 他坚持当书再版时要在序言中申明 , “不能误导年轻的读者” 。
当然 , 问题或许并没有那么严重 。这取决于我们对科幻小说的价值究竟怎么看 。兼有“科幻大师”和“科普巨匠”两个身份的阿西莫夫认为 , 作为一种“事实”的来源 , 科幻小说是不可靠的 , 因为小说中的那些知识可能是错误的 , 或者至少可能已经过时了 。不过 , 把科幻小说作为一种唤起对科学的兴趣的方式 , 这一点却是绝对没错的 。毫无疑义 , 无论科幻小说的科学背景是偶然的疏忽之过 , 还是因情节的紧张所需而故意安排的错误 , 抑或仅仅是因科学进步所导致的落伍 , 只要故事本身有趣 , 那它就是“有用”的 , 至少并不影响一个故事的文学价值 , 也影响不到它在科学上的用途 。
当孩子们在读《金星阴谋》时 , 不妨向他们提出以下一些问题:你认为设想金星上有个世界范围的海洋是有道理的吗?为什么?科学家已经发现 , 金星表面温度高达华氏600度 , 想象一下 , 这是由什么引起的 , 又是如何查明的?在阿西莫夫所说的金星上的海洋里 ,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等等 。
阿西莫夫说了:“我敢跟你打赌 , 在享受了一个有关金星的故事——哪怕这是个有点过时的金星的故事——之后 , 那些年轻人将远比此前更乐于谈论金星 。而这就是科幻小说的教育价值 , 正是它使得科幻小说成为一种学习的工具 , 它激起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
荐书 | 应对行星的阴谋与挑战,看阿西莫夫领航太空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