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艺术家「破圈行动」( 二 )


NFT不是艺术品本身 , 而是一个所有权证书或凭据 。
《纽约客》对二者关系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对艺术品而言 , NFT的功能类似于博物馆为艺术品标注来源 , 给艺术品打上专有印章 , 之后还可以继续在互联网自由传播 。
NFT作为一种数字资产 , 摆脱了实体限制 , 可以与任何内容进行绑定 , 将内容「货币化」 , 上链后形成一串哈希值 。买家购买的NFT艺术品 , 并非一幅可批量生产或任意下载的图片 , 而是这串哈希值编码——图片的权属凭证 。
在传统认知中 , 让人们甘心掏腰包购买一件看不见、摸不着、难于展示的「艺术品编码」 , 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 但一桩桩天价拍卖和伊隆·马斯克、库里、徐静蕾等各界明星入局在客观上表明:改变已经发生 。
NFT艺术品具备交易价值的底层逻辑 , 购买行为背后的推动力在于其货币属性和身份社交属性——买下一个NFT艺术品后 , 可以公开证明它属于你 , 可以交易 , 还可以找到同类社群 。当然 , 也可以炫耀——普通人能免费下载一幅数字画作 , 或将加密朋克设为自己的头像 , 但他们只有使用权 , 没有所有权 。
由于加密艺术的金融属性强于艺术属性 , NFT艺术正在建立一种归属于数字世界的「收藏观」 , 热衷于数字藏品的藏家或许会慢慢凝聚成一股新生的社区力量 。
回归艺术视角 , 观察一些典型的加密作品后不难发现 , 它们在视觉风格上存在共性:赛博朋克、像素风、符号化等等 。加密艺术市场开辟了一块有别于传统艺术审美的文化聚集地 , 新的文化体系会孕育出来新的视觉符号 。
那么 , NFT是否会重塑艺术审美标准?
客观来说 , 已经发生的NFT艺术事件正在构建一套属于加密世界的艺术审美体系 , 但这套审美趣味尚未完全被传统的当代艺术圈所接受 。有人觉得这种风格代表着前卫与通向未来 , 也有人斥之为「视觉符号垃圾」 。现在判定NFT创造了一种新的审美模式还为时过早 , 更多地是一种新兴文化或审美流派在数字世界中的映射 。
在TABULARASA画廊创始人、艺术有读播客主播刘亦嫄看来 , 加密艺术和「币圈审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实世界 , 但影响不会太大 , 也不会太「出圈」 。传统的艺术欣赏标准经过了数百年的历史传承和认证 , 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相比之下 , 加密艺术只是一种新生事物 , 在美学层面还有待推敲 。
未来或许会衍生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品类或视觉符号桥梁 , 游走于艺术圈和币圈的融合地带 , 被彼此接受和认可 。
审美之外 , 艺术圈对NFT项目在行动上亦未达成共识 。尽管有徐冰、蔡国强等传统当代艺术大佬下场拥抱NFT , 但更多艺术家仍处在观望阶段 。
「在很长一段时间 , NFT不会对传统的艺术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 。」万户创世文化传媒创始人于文德对极客公园说 , 「这是两个平行宇宙 , 各花入各眼 , 一种是新钱 , 一种是老钱 。但我们无法回避这种创新 , 未来或许会建立有关NFT收藏的新的价值观和社群 。」
02打破旧秩序 , 还是创造新问题?
NFT化身艺术大陆的哥伦布 , 能否创造一个理想的艺术新世界?
NFT被烙下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独一无二等属性 , 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加密艺术乐观者寄希望于上述那些经由技术话语包装后的晦涩概念 , 期待打破传统艺术市场的陈旧秩序和固有困扰 , 例如版权问题、炒作投机、内幕交易 。
理论上看 , NFT对身份证明、资产确权、交易透明等艺术市场的期待场景具有正面作用 , 仿佛能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另外 , 在NFT中使用智能合约 , 可以将后续交易的利润按照某个比例分配到艺术家的钱包 , 保证艺术家持续享有作品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