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艺术家「破圈行动」

过去一年 , NFT奇袭艺术市场 。
这场科技与艺术的「破圈行动」 , 掀起了一场数字艺术家的集体狂欢 , 不断刷新交易纪录的天价 , 更是制造了一轮轮财富冒险游戏 , 使NFT艺术成为红极一时的商业概念 。
凭借独特性、可溯源、不可分割和篡改、去中心化等特性 , NFT(非同质化代币)天然地适合与数字艺术紧密绑定 , 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加密艺术 。
行话说 , 「币圈一年 , 人间十年」 。快速的行业变化下 , 热潮在逐渐退却 , 经过一番洗礼的加密艺术世界 , 又生发出了新玩法 。但这次 , 无论是不太熟悉加密世界的艺术家 , 还是币圈玩家 , 都逐渐克制住了对NFT的狂热与追捧 。
新技术试图在艺术大陆开疆拓土 , 观望、困惑、抵触、拥抱 , 原住民们迥然不同的态度也映照了这场所谓的「破圈行动」是否成立 , 还需更多时日验证 。
【nft艺术家「破圈行动」】01为什么有人愿意 , 花大价钱买NFT?
艺术世界更像是一场少数人的游戏 。
2021年3月 , 全球超过2000万访客围观了一场由佳士得举办的线上数字艺术品竞拍——这是佳士得首次尝试以NFT形式上拍数字艺术作品 , 并接受数字货币支付 。
拍品是一幅巨型拼贴作品 , 由数字艺术家Beeple将2007年5月以来每天创作的5000张数字图片按时序粗略排列拼凑而成 , 名为《Everydays:TheFirst5000Days》 。据媒体报道 , 这幅拍品从100美元起拍 , 上架后一个小时内价格攀升至100万美元 , 历时15天 , 经过353口叫价 , 最终以近7000万美元成交落锤 。
nft艺术家「破圈行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Beeple的作品《Everydays:TheFirst5000Days》|图源:佳士得官网
要知道 , 2015年 , 莫奈的《睡莲》在苏富比拍卖中的成交价格也只有5400万美元 , Beeple作品的成交价高出《睡莲》约1600万美元 。一时间 , Beeple声名鹊起 , 一跃跻身「最昂贵的在世艺术家」排行前三名;但同时 , 他也被批评为「互联网媚俗」 , 制造商业诱惑——毕竟 , 他的上一次NFT作品交易还是在2020年12月售出逾70万美元 。时隔3个月 , 出自同一位艺术家之手的NFT作品交易价格上涨了约100倍 。
此后一年 , 各种NFT艺术品频频以「天价」标签亮相 , 每次拍卖与交易都像是一场行为艺术 。当艺术品不再有实体 , 数字世界的高价购买行为背后 , 是有关艺术品价值的定义与探讨 。
艺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 。在传统实体艺术品市场中 , 认定价值和价格的背后 , 有一套包含专业技法、审美标准、文化沉淀、社会属性、经济规律等在内的复杂逻辑 。
实体艺术品、数字艺术品、NFT加密艺术品 , 是三种不同的艺术形态 。
nft艺术家「破圈行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种不同的艺术形态|极客公园制图
《艺术的价值:金钱、社会、美》一书写到:「从历史上随便找出一个时期 , 都会发现 , 时下的品味是交易商、收藏家、批评家、艺术馆策展人这些艺术圈子里的人共同决定的 。」如今 , 这串名单里需要加上币圈 。
在NFT出现之前 , 普通的数字作品常因复制成本低、不易溯源而难以认定价值 。NFT的出现代表一种价值载体的进化 , 构成一种新的资产形式 。
那么 , 当你购买一个NFT作品时 , 你究竟买到了什么?
以Beeple的作品为例 , 买家花了大价钱之后 , 会收到由Beeple直接传送、附有NFT的无实物作品 , 以及无法伪造的艺术家加密签名 。买家可以在自己的数字钱包或者交易平台账户中看到这些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