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一个“聪明”的看门人

本文转自: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
选一个“聪明”的看门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随着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时代消费观念的转变 , 智能家居的场景构建已是现代化社会的整体趋势 , 因此 , 智能门锁作为智能家居的入门级产品得到快速发展 。
关于智能门锁行业前景的预测 , 从6年前开始出现各种激进增长的词汇 , 行业也热情配合:在2015年之后的3年里 , 智能门锁行业保持了100%的平均增速 。2018年 , 全国锁具行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 , 中国智能锁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预计将超过 100亿元 , 产、销量将达到1300~1500 万套 。小米、360、华为、联想、美的、海尔、海康等在其他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 , 纷纷在智能门锁行业竖起招牌 。
发展初期 , 智能门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十分明显 , 可以通过指纹、密码等方式无钥匙开锁 , 解决的核心痛点几乎人人都深有体会:忘带钥匙、丢钥匙进不了门 , 要撬锁;带钥匙麻烦 。以及一些痒点:远程开门、临时密码等 。特别是 , 单套智能门锁价格含安装也就2000元上下 , 对智能硬件厂家来说 , 客单价比手环、手表等好了很多;对开始房屋装修或改造的消费者来说 , 价格又比其他装修材料便宜 , 是难得的有较强刚需、高普适性的智能硬件单品 。
不过 , 随着智能门锁市场竞争加剧、渗透率提高 , 随之而来的质量安全风险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在智能门锁广泛使用与发展的同时 , 生物识别安全、电子电磁防护、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 严重影响着智能门锁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如频发的“小黑盒开锁”“橘子皮开锁”等质量安全事件 , 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 触发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危机 。此外 , 随着各行各业的品牌不断涌入 , 智能门锁呈现出了“千锁大战”的局面 , 品牌鱼龙混杂 , 质量参差不齐 , 安装及售后服务不到位、返修率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 , 这为智能门锁行业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 让消费者的选购陷入了困境 。#同时 , 智能门锁行业的整体发展 , 也逐步进入冷静期 。曾有机构预测 , 到2020年 , 我国智能门锁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元以上 。在未来的5-10年内 , 中国智能门锁的行业总产值将会突破1000亿元 。实际的情况是 , 2020年 , 全国锁具行业信息中心、洛图科技调研显示 , 我国智能门锁生产企业约为1500家 , 品牌超过2000个 , 产值达到112.2亿元 , 市场销量1640万套 , 同比增幅17% 。
当前 , 智能门锁销售渠道主要分为门配、零售、房地产开发、安防市场等 。装载功能较多 , 其中电子识别与机械钥匙是最常见的搭载功能 , 其配置率达到100% , 具备密码识别、指纹解锁及刷卡识别3种配套功能的智能门锁 , 销量远高于其他解锁方式的智能门锁 。
针对这些消费趋势 , 政府及检测机构正在通过制定产品标准 , 构建评测体系 , 开展质量提升和分级工作 , 推广优质产品 , 提升智能门锁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引导品质消费 , 营造健康发展环境 。
2018-2019年 ,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国内相关机构开展智能门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 发现智能门锁产品在远程开锁和人脸识别方面风险较高 , 在信息识别卡开锁方面隐患较多 , 在密码逻辑安全、抗电磁干扰、指纹识别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隐患 。市场监管总局随即部署了智能门锁专项整治 , 督促企业整改 , 加大对生产企业的后续跟踪监督检查力度 , 加强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随后 , 总局官网、央视、广东“3·15”晚会等 , 均发布了智能门锁存在安全风险的消费警示 。为切实解决智能门锁质量安全风险问题 , 助力智能门锁行业高质量发展 , 实现用户高品质消费 ,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以及相关机构积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 从技术、标准、品牌等多个方面构建综合技术服务体系 , 推动智能门锁品质升级 , 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