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名字很长的电影,写满人情冷暖和相聚别离( 二 )


最好的地方是 , 每一顿的剧组伙食 , 都有妥妥当当的着落 。
“我觉得 , 是时间成就了这个故事 , 生活会给它一个续集 。我是一个一直在眷恋辞旧的人 , 我想去努力地迎新 , 所以我拍了这个片 。现在我希望更多的观众能看到它 。”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3月11日正式全国上映 。电影上映前 , 导演李亘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 。
这部名字很长的电影,写满人情冷暖和相聚别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谢承泽 饰 李小李
【对话】
我更在意犄角旮旯里的故事
澎湃新闻:处女作选择了拍本科留学时的这段经历 , 时隔这么多年再回看 , 有些什么变化吗?
李亘:一开始这个故事是研究生阶段的剧作作业 , 那会儿写出来 , 更像是一个人的事 , 写剧本的感觉像写日记似的 , 更多的是在还原当时的情境 , 谁说了什么 , 其他人的反应、表情是什么 , 那时候好像很追求完全还原真实 , 觉得真实的力量最大 。
时间长了以后 , 越来越觉得 , 创作来源于生活 , 但不等同于生活 , 这个故事好像慢慢就从一个单一视点独角戏的成长故事 , 到后面主角变成了主视角 , 带出了那群人 , 那群人反倒像成为了故事真正的主角 。这是这几年做剧本 , 包括后来后期拍摄里最大的一个变化 。
澎湃新闻:作为一个酝酿了超过十年的故事 , 这十年间自己的经历、对生命的理解 , 具体是怎样作用于这个故事的?
李亘:最开始就会去纠结那些温暖的东西 , 会有一些自己执着的概念 , 比如南国庭 , 我会觉得它是一个家 , 是一个大家相依为命的地方 , 一个凝结着温暖的 , 特别向上的地方 。
但是现在我再回过头看 , 那个店似乎是大家被困在里面出不来的一种感觉 , 正是因为被困住了 , 人们之间那种共同的陪伴才显得温暖 , 而不是说我活得很好 , 我还在异国他乡也有一个家 , 然后这个地方能成为我不愿意回去的理由 , 其实不是这样的 。
我慢慢接受了温度是相对的 , 没有冷就没有暖 , 慢慢会更关注冷的东西 , 但这个冷的东西 , 不是一个具体的事件或举动 , 可能是一种氛围 , 是生活艰辛的底色 , 它没有那么的美好 , 但正是因为根植于这样的生活里 , 暖的互动 , 才显得可贵 。
澎湃新闻:当时你在日本交换一年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李亘:洗菜、点菜、洗杯子、打扫卫生、拖地……什么都干 。周一到周五 , 六点下了课坐免费的校车 , 再倒两次电车 , 差不多六点半 , 我能进那个店门打卡 , 十一点左右离开 。周六周日基本上就是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半 。一周七天每天都去 , 有时候也会想偷懒 , 但代理店长的姐姐都给我排上了 。所以这个时候我还挺富有 。
澎湃新闻:那时候交换就一年的时间 , 为什么花那么长时间去打工?没机会好好去玩一玩 , 当时不觉得可惜吗?
【这部名字很长的电影,写满人情冷暖和相聚别离】李亘:有一段时间是需要靠以前的积蓄维持 , 虽然家里的状况 , 还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但你花他们的钱 , 还是会心疼 。可你也想吃好喝好 , 就自己赚呗 。当时也有很多人会笑话我 , 觉得我想不开 , 千里迢迢来到日本 , 富士山也没去过 , 东京塔也没看过 , 同学们去体验茶道什么的 , 我也都没去过 , 就天天跟一帮中国人混在一个中华料理店 , 天天在地下一层待着 。
所以现在我能拍这个电影 , 不是吗?不是另外一个去富士山的人拍的 , 也不是另外一个去新宿购物的人拍的 。而且我是真的没觉得可惜 , 我并不向往那些东西 。好像我就是眼界有限 , 心胸有限 , 这个世界当然很大 , 可我好像一直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说 , 我想走到多远的地方 , 我就是更在意犄角旮旯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