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都》,破局之作

如果要用一句话《爱乐之都》做出整体评价 , 那就是: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说 , 《爱乐之都》皆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
它是2022年开年至今 , 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既是综艺迭代的里程碑 , 是偶像焕新的里程碑 , 是音乐剧发展的里程碑 , 亦是上海文化出圈的里程碑 。它有极其丰富的评价经纬 , 从文本内容 , 从产业生态 , 从大众美学 , 从城市文化 ,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 , 具有全方位、大综合实力的作品 。
1
破综艺之困
摆在综艺人面前需要正视、需要直面的现实是——综艺创新正在衰减 , 综艺市场正在衰退 , 综艺气质正在衰老 。所以 , 这是决定综艺产业生死攸关的一年 , 综艺人如果不能突围、不能突破 , 将会温水煮青蛙地越来越陷入困兽之斗 。必须要放手一搏 , 必须要转守为攻 。《爱乐之都》的主创们 , 显然就是直面现实的「真的勇士」 , 这部作品拿出了120%的诚意 , 破综艺的「水感」 , 立综艺的「质感」 , 让综艺实现艺术化转型 。
《爱乐之都》,破局之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音乐剧 , 成为《爱乐之都》质感的底色 。这一在世界范围内有着百年文化沉淀 , 在中国范围内有了20年文化沉淀的艺术品类 , 这种厚实的文化筋骨撑起了《爱乐之都》质感的脊梁 。
以综艺为肉 , 以音乐剧为骨 , 二者相映成趣:一方面 , 综艺以其更多的手法 , 衬托出了音乐剧的高级感之美 。电影感的开场、散文诗的旁白 , 影视、文学与音乐 , 三者形成通感;综艺以其更大的手笔 , 为音乐剧打造比线下舞台更加华丽的舞台、更加精致的设计 。成名后致力于推广音乐剧的阿云嘎表示:“导演组非常用心 , 因为这样质量的戏 , 我是行业里的人 , 我特别知道有这样的呈现的戏 , 几乎是不多的 , 因为这投入太大了 。”
《爱乐之都》,破局之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另一方面 , 音乐剧也启发着综艺走向更高阶的审美 , 启发综艺尝试更多的表现手法 。比如作品《摇滚红与黑》中 , 两位演员 , 一位表演的是本体于连 , 一位表演的是内心于连 。内心于连是本体于连的臆想幻化 。如何表现内心于连突然分裂出来呢?这里运用了一个冰屏明暗与演员走位的配合 , 舞台调度与后期剪辑的配合 。舞台上做了一个牢笼状的冰屏 , 灯暗时候演员走到固定位置 , 冰屏上显示的是事先拍摄的特效画面 , 演员站位与冰屏演员画面重叠 , 灯亮后演员走出 。这种种做法电视节目用得不多 , 但在剧场却是惯用技巧 。在相互赋能中 , 音乐剧有了更大的舞台 , 综艺有了更高级的形态 。
《爱乐之都》,破局之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
破偶像迷思
年轻人要不要偶像?要 , 当然要 。这是未经世事的他们 , 懵懂之年找寻人生方向的启明 。
在科技圈儿里 , 要有他们的偶像 , 比如《未来中国》式的启智、爱智的科学青年团;在文艺圈儿里 , 偶像亦不可缺位 , 否则 , 此前畸形审美的「偶像」还会卷土重来 。这也是东方卫视选择在我们再思考偶像这一命题的2022年 , 通过《爱乐之都》让中国音乐剧演员们在中国大众面前集体亮相的原因 。在这个群像中 , 有音乐剧活化石郑棋元 , 音乐剧当红小生叶麒圣 , 音乐剧劳模夏振凯 , 音乐剧小白李紫婷 , 音乐剧编外人员刘思维……有前浪后浪同台 , 有师生同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