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雷电数据线”为什么要卖到1000元吗

在2022年苹果春季发布会后 , 伴随着超高性能MacStudio的发布 , 与之而来的还有一款被“吵”上热搜的数据线—Apple雷雳4Pro连接线 。
截至到上周五的10:00 , 该话题已经在微博拥有了3.1亿的阅读量、1.5万次的讨论量以及3590人次的原创人数 。
虽然热度伴随着热搜的更替急转直下 , 符合舆论对于“科技圈”的习惯 , 但“苹果一条充电线卖一千块钱”的舆论已经传开 , 不少人都给苹果打上了“谁买谁XX”的标签 。
苹果“雷电数据线”为什么要卖到1000元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可是事实真的就是苹果将一条普通的“充电线”卖到了1000元吗?答案是否定的 。
苹果本次售卖的“雷雳4Pro连接线”是一款高规格、顶配的雷电4数据线 , 那么肯定有小伙伴还不知道什么是“雷电数据线” , 也不了解“雷电数据线”为什么要卖到那么贵 , 今天就先给大家科普一下 。
苹果“雷电数据线”为什么要卖到1000元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雷电(Thunderbolt/雷雳)是最早由英特尔在2009年开发的连接器标准 , 2011年 , 第一代雷电发布 , 由英特尔和苹果共同研发 , 接口形态为MiniDP , 其数据线最长可达10米 , 双向同步传输速度可达10Gbit/s 。
其技术采用整合两种通信协议 , 包括用在资料传输的PCIExpress , 以及用在显示的DisplayPort , 目的是在未来取代个人电脑的周边设备总线(USB、HDMI等)成为电脑对外的单一总线 , 由MacBookPro2011首发 。
苹果“雷电数据线”为什么要卖到1000元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雷电协议的初衷就是整合电脑繁多、复杂的线缆 。图片源自英特尔官方
苹果“雷电数据线”为什么要卖到1000元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片源自苹果官网
第二代雷电发布于2013年 , 由英特尔和苹果共同研发 , 接口形态为MiniDP , 同步传输速度20Gbit/s 。升级翻倍了同步传输速度 , 支持了4K画面的输出能力 。由MacBookProwithRetina(Late2013)首发 。
第三代雷电发布于2015年 , 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最为人们熟悉的雷电协议 。由英特尔研发 , 接口形态升级为USBType-C , 双倍带宽达到40Gbit/s(5GB/s) , 同时加入了对高速充电的支持 , 支持最高100W的充电功率 。
在这版雷电3接口问世后 , 得益于其高速的传输带宽以及通用方便的Type-C接口和100W的充电能力 。
让它不仅在苹果电脑上得到广泛使用 , 在许多Windows系统的中高端产品中也见到了它的身影(联想小新、惠普暗影精灵、戴尔灵越等) , 由MacBookPro2016首发 。
苹果“雷电数据线”为什么要卖到1000元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雷电3接口(40Gbps=22Gbps数据带宽+18Gbps显示带宽)可以实现双链路的4K显示画面输出 , 或者单链路的5K画面输出 。基于PCIe3.0x4 。
支持HDMI2.0(4K60Hz)和DisplayPort1.2(5K60Hz) 。同时 , 雷电3还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的外接硬件 , 比如说外接显卡、外接高速固态硬盘等 。很多苹果用户都使用雷电接口来外接固态硬盘来填充机身自带硬盘的不足 。
苹果“雷电数据线”为什么要卖到1000元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四代雷电发布于2020年7月 , 由英特尔研发 , 接口形态升级为USBType-C , 双倍带宽达到40Gbit/s(5GB/s) , 其与雷电3主要差异在于对于USB4通信协议的支持以及资料的传输速度 , 取消了对数据传输22Gbps带宽的限制 , 即传输数据也能跑满40Gbps带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