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布局传感器产业是缘起何处?( 三 )


炬光科技
2020年9月 , 炬光科技、刘兴胜与哈勃投资签署了《关于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投资协议》 , 约定哈勃投资以5,000万元认购炬光科技增发的200万股股份 , 持有2.96%股份 。炬光科技招股书显示 , 炬光科技主要从事激光行业上游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元器件、激光光学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拥有车规级汽车应用(激光雷达)核心能力 , 正在拓展面向智能驾驶激光雷达(LiDAR)、智能舱内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等汽车创新应用场景的车规级核心能力 。
长光华芯
企查查数据显示 , 华为哈勃投资持有长光华芯4.98%股份 。同纵慧芯光一样 , 长光华芯也是研发VCSEL的企业 , 已推出距离传感器、结构光(SL)、飞行时间(ToF)三大类产品 , 标准产品的波长包含808nm、850nm、940nm等 , 是全球少数几家研发和量产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公司 。
当前 , 华为激光雷达2020年量产目标已达成 , 接下来的目标或许就是如何降低价格 。低价格是华为入局激光雷达领域后立下的又一flag , 王军曾表示 , 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约1390元人民币) , 甚至是100美元(约695元人民币) 。目前似乎仍是努力的方向 。
毫米波雷达:赋能汽车、家居两大领域
相比价格高昂的激光雷达 , 毫米波雷达就显得“亲民”很多 , 而华为在布局毫米波雷达领域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 不仅完全拥有5G技术(包含毫米波频段技术) , 在实现5G硬件设备过程中 , 也掌握了毫米波滤波器、倍频器、混频器、功分器等基础设计方法 。
从上车的情况来看 , 2022年2月22日 , 江淮大众思皓E50Apro正式下线 , 首发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系统 , 包括首次上车的华为自研77GHz前向毫米波雷达 。
不过 , 在车载毫米波雷达领域 , 华为研发重点似乎已从传统毫米波雷达转向高分辨4D成像雷达 。原因很简单 , 随着自动驾驶要求的提升 , 传统毫米波雷达所存在的缺少高度感知、水平分辨能力不足 , 不支持垂直分辨等问题逐渐成为局限其发展的难题 , 毫米波雷达若是想再次占据自动驾驶三件套中的“C位” , 升级4D感知势在必行 。在华为看来 , 成像雷达必然会成为下一个高阶自动驾驶的必备武器 。
2021年4月18日 , 华为发布了用于ADS(AutonomousDrivingSolution)核心传感器——成像毫米波雷达 , 采用12个发射通道 , 24接收通道大天线阵列 , 比常规毫米波雷达3发4收的天线配置 , 提升了24倍 , 比业界典型成像雷达多50%接收通道 。
华为布局传感器产业是缘起何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华为
除此之外 , 通过大阵列设计 , 华为4D成像雷达可支持远近两种波形 , 兼顾远距和近距广角覆盖 , 长波形支持18°内超过300米覆盖 , 短波形实现120°内的150米覆盖 , 完全满足十字路口等城区场景要求 , 将对齐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目标 。目前 , 华为4D成像雷达还未正式上车 。
虽然相比激光雷达 , 华为毫米波雷达上车情况稍有逊色 , 但其却开辟了新的领域 , 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全屋智能 。
据介绍 , 华为新推出的毫米波AI超感传感器能够对16平方米内人体的细微动作进行感知 , 识别准确率达99.9% , 在这16平方米内 , 还可以以1平方米为界进行空间的精细划分 。另外在人体位置及轨迹追踪的定位精度被控制在±0.5m以内 , 通过融合红外感知能力 , 能够对移动物体进行双重判定 , 有效地判定移动是否为人体 , 排除干扰从而作出最准确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