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欲九天揽月只搅乱了一池清波( 二 )


粉丝撑住
让我们把视野再拓宽一些 , 就像《戏剧新生活》前几期因为“戏剧不值一顿饭钱吗”引发争议 , 同为剧院艺术的音乐剧本身也在面临着“小众艺术”的矛盾现状:音乐剧大多选择通俗入耳的音乐风格 , 歌舞结合的表演形式 , 意味着对于普通观众而言门槛相对较低 , 然而剧院艺术本身附加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 又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触及到如电影、电视那样广泛的受众圈层 。
《爱乐之都》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 首轮的节目主题是“人生中看的第一部音乐剧” , 意图引发共鸣 。选择的表演曲目既有《歌剧魅影》《摇滚红与黑》《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全球知名度极高的经典作品 , 也有《谋杀歌谣》《在远方》这样国内巡演覆盖面广的作品 , 还有《阿波罗尼亚》这种国内人气口碑双丰收的驻场作品 , 尽可能满足不同类型观众审美需求的努力可见一斑 。一些表演片段的互联网二次传播力度 , 也算是《爱乐之都》努力的回报 。
【本欲九天揽月只搅乱了一池清波】可是二次传播仍旧集中在原有的音乐剧观众群体之内 , 事实上根据一些票务平台对受众消费习惯的研究可以发现 , 音乐剧受众的年龄段集中在20岁至34岁 , 女性占比近7成 , 用户黏性和复购率极高 , 因此不能通过一些上演剧目的高票房就武断地得出音乐剧已经进入繁荣期的结论——暂且不论这种繁荣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 , 事实上只是凭借一些养成了观剧习惯的观众增加个人购票频次撑起了一片天空 。
演给谁看
既然表演类型与电视不完全相容 , 相对于大众娱乐形式而言不够亲民 , 音乐剧固有市场也不如表面庞大 , 《爱乐之都》究竟是给谁看的节目?
让我们做一些更加大胆的规划:如果《爱乐之都》想要满足更多音乐剧观众的需求 , 那么涉及的内容应该是我们在舞台表演过程之中看不到的部分 , 如主创、演员如何磨合与沟通 , 把一部戏打磨到足以上台与观众见面的程度;或者聚焦台前幕后的一些非表演环境中的深度内容 , 包括演员工作状态的呈现 。以上每一点都需要节目组在音乐剧和电视综艺规划两个方面更加专业 。
如果《爱乐之都》只想为不曾亲身在剧院里感受音乐剧现场的潜在用户展现舞台艺术魅力 , 那么就需要抽取其中更适合电视平台的部分 , 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把视听体验做到极致 。毕竟音乐剧科普的先机早在几年前被《声入人心》抢占 , 即便是声名斐然的音乐剧演员 ,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只是介于明星和素人之间 。《爱乐之都》想要再打下一片江山成为不可替代的“唯一” , 必须在“专业程度”和“精致程度”中挑一条路再往前多走几步 。
在节目开播之前 , 《爱乐之都》勾画了一幅相当美妙的画卷 , 在一个艺术市场高度繁荣的城市里 , 一群为了舞台梦想孜孜以求的人聚集在一起 , 把栖息在剧场里的音乐剧表演置于更大的舞台之上 。却没料到被原本应当增加戏剧性的竞赛形式打断 , 好像什么都做了 , 又好像什么都没做完 。当然 , 收视率并非最终评价一档节目的唯一标准 , 成为行业拐点的《声入人心》也是在电视播放之后才在互联网上引发了讨论热潮 。
很多音乐剧观众对《爱乐之都》的关注 , 来源于这一份几乎在发光的选手名单 。可是一部音乐剧是否能够走入经典行列 , 需要所有创作部门充分展现能力来加持 , 也需要一些时也命也的机会把握 。演员能够对这档节目发挥的最大功能 , 只是把舞台表演这部分做满 。
除了节目本身带来的关注之外 , 国内音乐剧的发展也和疫情影响下海外剧目让出了大片市场有关 。几年来 , 即便是经过《声入人心》培养起的年轻观众群体 , 也有了更加理性的消费行为 , 内容、形式同质化严重的市场正在期待通过更高质量的创作、表演来突破瓶颈 , 《爱乐之都》后续是否可以打破壁垒、吸引外部观众 , 推动行业发展尚待观察 , 但是从至少留下几次让人过目不忘的舞台表演这个最低要求出发 , 《爱乐之都》做得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