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角落”到“精神病院”,豆瓣的“毒流量”何时休矣?( 五 )


还有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一篇采访《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就衍生自豆瓣海德格尔小组的一篇求助帖:“我是农民工 , 请问要如何才能入读大学?”让我们看到了求知的可贵 。
从“精神角落”到“精神病院”,豆瓣的“毒流量”何时休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内容生产氛围的良好 , 形成了优质的内容池 , 舆论惯性之下很容易在中文互联网产生高辐射性 。
不同于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微博等主动将藤蔓伸入下沉市场的平台 , 豆瓣的用户画像比较清晰 , 经过十六年发展 , 主角仍旧是热爱书影音的“文艺青年” 。
这也决定了豆瓣的小众 。
“文艺、高质”等特点导致豆瓣的高粘性用户仍旧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 以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为主 。
在底层逻辑上“不庸俗的商业化”和“长尾相应”的去中心化模式 , 不以KOL为原点的模式使得用户更有参与感 , 更能产生非同质内容 。
BBS的模式分给每个豆瓣用户的流量概率是大致相同的 , 这样的社区氛围也就越活跃高质 。
从“精神角落”到“精神病院”,豆瓣的“毒流量”何时休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组长在豆瓣小组是维持秩序的角色 , 并非意见领袖 , 甚至拼组等多个小组组长 , 都是因不当发言被用户推翻的 。
最后 , 若用主流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成功标准衡量豆瓣 , 它的商业化一直并不理想 , 知识付费、信息流广告等变现模式商业表现一般 。
但豆瓣就是互联网中的那朵“奇葩” , 甚至在豆瓣内部 , 员工们很少聊增长、数据、收益、指标这些话题 。
他们更关心文学、艺术、社科、哲学 , 关心人类的命运、思考人的本质 。
从“精神角落”到“精神病院”,豆瓣的“毒流量”何时休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大面上 , 豆瓣的盈利模式除去传统的广告 , 还有电子票务网站、电子书销售分成 , 以及相关的电影和书籍的宣传 。
同时豆瓣的电影评分在国内互联网是独领风骚的存在 , 直接对标IMDB , 其中的数据相对来说也足够真实 , 能喂养出更好的算法反哺电影片方、发行等toc用户 , 以提供提升票房的指导 。
不仅如此豆瓣的私密小组在豆瓣只是一小部分 。
从流量方面来看 , 整个豆瓣的流量中 , 私密小组的占比都是微乎其微的 , 但是私密小组存在所带来的危害却远超其存在所带来的价值 。
倒不如说私密小组的取消将让豆瓣彻底放下一个包袱 。
从“精神角落”到“精神病院”,豆瓣的“毒流量”何时休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豆瓣和其他产品 , 也许代表了互联网世界的两种产品理念 。
豆瓣相当的理想主义 , 相信世界大同、信息向善 , 他反商业 , 严重缺乏竞争意识 。其他产品信奉现实主义 , 相信大而不倒 , 效率第一 , 流量为王 , 于是我们有了微博、抖音、快手 。
从“精神角落”到“精神病院”,豆瓣的“毒流量”何时休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互联网的主流产品配得上鲜花与镁光灯 , 豆瓣也能够是当代人的那个被偶尔翻找的精神角落 , 只不过“毒流量”真的要好好洗一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