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还能成为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吗?这部作品提交了一份答案

本文转自:京报网
在世界变得越来越看不懂的时候 , 电影是否还能成为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呢?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用他的新作《上帝之手》提交了一份答案 。这部电影去年入围了世界各大电影节的主要奖项角逐 , 今年也极有可能获得意大利电影最高奖“大卫奖” 。不过 , 对于已经名满天下的索伦蒂诺来说 , 这些奖项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
电影还能成为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吗?这部作品提交了一份答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帝之手》剧照
那么 , 这部电影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上帝之手》取材于导演遭遇
索伦蒂诺经常被看作是费里尼的传人 。这有多方面的意思 。除了都是意大利导演之外 , 索伦蒂诺显然对费里尼有深入的学习 。包括场面调度的手段 , 对梦境的痴迷等等 , 也包括对家乡小镇以及各种“怪人”的书写 。50岁的索伦蒂诺拍的这部《上帝之手》 , 的确会让人想起费里尼的《阿玛珂德》——关于故乡儿时的“金黄色的记忆” , 但是此片对于索伦蒂诺来说还有更大的意义 , 因为这取材于他本人的遭遇:1986年意大利世界杯期间 , 父亲给他买了阿根廷队比赛的球票 , 就在这天晚上 , 他的父母由于新居壁炉设施导致的二氧化碳中毒永远离开了他;他本人由于去看马拉多纳踢球而逃过一劫 , 却从此成了孤儿 。也正是在这次世界杯中 , 马拉多纳对阵英格兰队时的一记手球进球被判有效 , 而这个神奇的手球就被称作“上帝之手”——意味着它直接越过了世俗规则的评判 , 被当作某种类似天意的体现 , 这个事件与索伦蒂诺个人的“逃过一劫”叠加 , 暗暗地有了一种“是‘上帝之手’救了他”的意味 。但这并不代表父母的意外死亡之痛能够被消解 , 更何况这张足球票是父亲亲手交给他的 。这样 , 父亲附带有了“上帝之手”的神圣意义 。
这部影片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 。它是“我的父亲母亲” , 是献给父母的一首大哀歌;它是乡愁 , 是关于1980年代那不勒斯城与人的记忆;它还是关于艺术创作的一份“谈艺录” , 艺术到底是为了什么 , 我们为什么要拍电影?虽然此问在片中经由一个少年提出 , 却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 。献给父母的大哀歌
【电影还能成为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吗?这部作品提交了一份答案】对父母之爱的缅怀在电影中并不少见 。《上帝之手》的特别之处 , 是在影片前半段将失去父母之痛埋藏起来 , 在后半段逐渐释放 。最痛苦的感觉是想哭但哭不出、想喊却失声 , 仿佛蒙克《呐喊》中那种无声的痛苦 。少年主人公法比托就是这样的痛苦 。在失去至亲的人后 , 最触动人们的就是那些看似最普通的情感记忆 。不是吗?前面的父母越是没有滤镜 , 后面的痛就越真实 。
应该说主人公的父母都不是完美的人 。他们像普通的那不勒斯人一样热爱美食 , 喜欢快活 , 说个不停 , 喜欢笑话 , 有时不免刻薄;喜欢搞恶作剧 , 只是为了哈哈大笑 , 但时常会过火 , 乃至于伤害到别人 , 有时候让人觉得挺“损” 。看似性格完全匹配的父母 , 爱情也并非那么和谐——父亲不仅有婚外情 , 还有一个私生子 。但是他们对儿子的爱又是那么真实自然的流露 。父亲那么自然地向16岁的儿子传授怎样开始“第一次” , 将世界杯球赛门票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儿子 , 而母亲又是那么自然地像小时候一样看着他入睡 , 陪他度过了这个生日 。可能中国的父母并不这样表达 , 但是我们完全能够理解 。生活中的大部分父母都是普通人 , 他们不可能整天只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 , 但该有的爱他们都会以合乎分寸的方式展现出来 。片中父母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下意识动作就是摸摸孩子的头——演法比托的“意大利甜茶”菲利波·斯科蒂有一头发量惊人的黑发(实际上是深栗色) , 他们在打量孩子的时候 , 会惊奇地感觉到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 , 进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 。同时这就意味着父母的衰老 。“摸顶”这种动作本来就有种神圣性 , 而父母当然可以 。父母的手就仿佛成为“上帝之手”的中介 , 获得了某种神性 。它意味着我们与亲人之间的联结 , 也就是说 , 亲人正是在我们的思念中获得永生 。那不勒斯城与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