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综”俘获“Z世代”: 旅游营销如何更接地气( 二 )


2014年为起点的三年内 , 《花儿与少年》主打姐弟关系 , 区别于《爸》和《侣》的亲密关系 , 从陌生社交衍生出的“撕逼大战” , 让话题热度高潮迭起 。涉及到爷爷、姐姐等群体的“花样系”旅综也是屡试不爽 。
第二次转型 , 是从“快社交”到“慢节奏” 。
告别兵荒马乱 , 回归旅行初心 , 守拙归田园 , 对集体生活中的艺人进行全景观察 , 满足粉丝“全流程”追星的需求 。
2017年 , 被称为是“慢综艺元年” , 先是《向往的生活》像一股清流涌出 , 引发了人们对“诗酒田园”生活的渴望 , 后有《亲爱的客栈》《中餐厅》《青春旅社》《漂亮的房子》井喷式上线 , 美食、民宿成为“慢生活”的聚焦场景 。
被开启的“慢旅综”时代 , 成为“女性向”旅综的开端 , 《闺蜜的完美旅行》《妻子的浪漫旅行》 , 将“美景、美女、美食”的标配 , 打造为收视率的保障 , 甚至定下了往后几年的综艺基调 。
第三次转型 , 是旅行节奏到体验深度的探索 。
旅行的脚步一旦慢下来 , 就有更深层次的人生感悟 。
以《奇遇人生》为例 , 秉承“从探索世界中和自己相遇”的原则 , 抛弃了热闹的艺人群像 , 聚焦并沉浸于故事个体 , 春夏、周迅、窦骁、朴树、宋佳、刘雯等“文艺清冷派”的主角设定 , 加上“公路电影”风格的叙事手法 , 融合成向外探秘世界 , 向内探索内心的文艺之旅 。
《是面包 , 是空气 , 是奇迹啊》《我们是真正的朋友》《锵锵行天下》《青春环游记》《小小的追球》《很高兴认识你》《恰好是少年》等慢综艺 , 如出一辙 。
第四次转型 , 从给旅行做减法 , 到做加法的赋能 。
人旅合一 , 为旅综加一个主题 , 为旅行找一个切入口 , 景色在文化、艺术、情感的加持下 , 赋予了不同的情绪 , 讲述了更精彩的人生故事 。
以《上新了 , 故宫》《登场了!敦煌》《跟着书本去旅行》为代表的文化体验之旅 , 以《再见爱人》《春日迟迟再出发》为代表的恋爱社交之旅 , 以《中国这么美》为代表的音乐人之旅 , 无一例外 , 旅行铺就了最美的画布 , 营造了兼具延展性和故事性的讲述空间 。
屏幕一黑 , 一个又一个地名在人们的印象中“种草” 。
旅综中的艺人故事会被淡忘 , 但每每这些地名被提起 , 某一个细节、某一种情绪 , 就会凝练成一种具体形象、几个关键词 , 与目的地进行紧密的情感绑定 。
旅综走后:目的地的三种结局
旅行万变不离其“综” , 变现万变不离其宗 。
对于目的地而言 , 旅综是一部大型旅游宣传片 , 明星群集、取景优美、制作精良、自带推广 , 十年旅游营销可能比不上在旅综里露一次脸 。
从旅综受众角度分析 , 女性向、年轻向的特征显著 , “Z世代”消费占整体消费力的40% , 对于有钱、有闲、爱自由的人来说 , 一次心动到一次行动 , 目的地将成为旅综最大的获利方 。
《爸爸去哪儿》带火了云南普者黑、黑龙江雪乡等地 。其中 , 沙坡头地区在《爸爸去哪儿》之后 , 政府为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 , 加大了对沙坡头景区的投入力度 , 完善整体旅游基础建设 , 并提高了旅游服务能力 。第二年 , 宁夏沙坡头旅游经济开发区启动仪式举行 , 标志着旅游优先发展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 , 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
因《向往的生活》第四季走红的西双版纳 , 一周内旅游热度较上月同期增长71.2% 。当地政府趁热打铁 , 联手节目开展“助农扶农”公益活动 , 艺人为农副产品带货 , 上架即刻售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