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乐”始终在耳边在眼前“声生”争议不息感动不息

“港乐”始终在耳边在眼前“声生”争议不息感动不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港乐”始终在耳边在眼前“声生”争议不息感动不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港乐”始终在耳边在眼前“声生”争议不息感动不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港乐”始终在耳边在眼前“声生”争议不息感动不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爱地人
今年以来 , 国内的音乐综艺讨论度最高的一档节目 , 就是湖南卫视和香港TVB联合推出的《声生不息》 。这是一档向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献礼的节目 , 内容围绕着香港流行音乐的过去和现在 , 并通过来自中国香港和内地的歌手用各自的诠释 , 演绎与香港有关的流行音乐 , 从而完成对香港流行音乐的一次全新塑像 。
和此前内地所有的音综都不一样 , 《声生不息》作为一档垂直类的节目 , 它选择的“港乐”这个主题虽然是一种音乐风格类型 , 但港乐文化的拓展又让它有着更丰富的外延 。所以 , 《声生不息》不像之前乐队、电音和说唱类节目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定义范畴 , 它的选人、选歌 , 都显得边界模糊 , 也因此引发歌迷和观众的探讨 。
从这个角度来讲 , 做一档港乐类的节目还真是有必要 。毕竟听了这么多年港乐 , 还是需要多少了解一下 , 那些年听过的港乐 , 到底是种什么样的音乐 。
作为时代记忆的港乐
凡有点年纪的中国人 , 不管懂不懂粤语 , 多多少少都会听过一些港乐 , 认识一些代表歌手 , 也有很多相关记忆 。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温拿乐队和许冠杰 , 八十年代的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林子祥、陈百强 , 九十年代的四大天王 , 再到千禧年后的陈奕迅、Twins、容祖儿和杨千嬅 , 近半个世纪以来 , 港乐一直都在我们耳边 。更重要的是 , 港乐不仅是音乐的记忆 , 还是影视的记忆 , 比如当年《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大侠霍元甲》《陈真》《射雕英雄传》《义不容情》《我本善良》等港剧的主题曲和片尾曲 。
在香港 , 本地人一般称港乐为“广东歌”或“粤语歌” , 主要就是因为其重要核心是香港本地音乐人和歌手创作、演唱的粤语歌曲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 俨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业体系 , 在填词、作曲和演唱等层面 , 都有异于其他中文流行音乐的独特地域风格 。
粤语歌的源头 , 是广东的粤曲 。而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 , 以周聪为代表的音乐人借鉴了很多上海国语时代曲的做法 , 融粤曲小调与现代和声为一体 , 创作了大量的当代粤语流行曲 , 也开创了粤语歌最初的时代 。
不过 , 当代港乐的起点标志 , 还是1974年的两张专辑:一张是许冠杰的《鬼马双星》 , 另一张是仙杜拉的《啼笑因缘》 。这两张专辑巨大的商业成功 , 使得粤语歌在香港一跃成为流行文化主流 , 而借鉴更为洋气的欧美及日本流行音乐 , 加上从俚语到书面语的渐渐进化 , 也逐渐形成了粤语歌创作的成熟体系 。
从定义来讲 , 其实港乐、广东歌和粤语歌都是同一个意思 , 只不过是视角不同而已 。内地称为“港乐” , 倒是更突出了香港乐坛及它整个背后的工业体系 , 指向性和定位也都更为鲜明 。
《声生不息》为何争议不息
不过 , 《声生不息》在播出后引发了很多争议 , 甚至是质疑 , 而且这些争议并不是关于场外的话题、场内的所谓黑幕 , 而主要集中在与音乐相关的内容 , 这也是近几年音综节目非常少见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