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车驾驶环境模拟、重建大脑神经元……东南大学教学科研成果展炫酷登场(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小小芯片突破“卡脖子”技术
15个大小不一的芯片整齐排列 , 使用范围小到手机充电器、家用电器 , 大到高铁系统 , 这是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孙伟锋教授团队近20年来研究成果的“冰山一角” 。高压智能功率驱动芯片是功率电子系统的“核芯” , 2013年前该类芯片被欧美日垄断 , 是亟需突破的“卡脖子”芯片 。孙伟锋教授团队联合多家企业历经十余年攻关 , 构建了工艺—器件—电路—集成互联的技术体系 , 实现芯片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 , 并服务全球的重大转变 。
“高压智能功率驱动芯片的创新点在于浮置衬底高低压兼容技术、低损耗功率器件技术、抗瞬时电冲击技术和高功率密度互联技术 。”孙伟锋教授团队成员李胜介绍 , 项目团队研发并量产了80余款高压智能功率驱动芯片 , 被百余家国内外公司大规模采用 , 在智能生活家电领域市场占有率超45%;应用于“世界首条350公里时速智能高铁一京张高铁”的空调系统 , 支持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发展;芯片还应用于新一代智能电表 , 在工业智能电表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70% 。
“科学研究指导人才实践 , 优质人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 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 。”东南大学副校长孙立涛表示 , 希望此次教学科研成果展可以帮助看展师生全方位了解东南大学人才培养体系 , 同时在看到自己所在科研领域优秀科技成果后有一种归属感 。
据悉 , 本次成果展于5月27日开展 , 展览将持续数月时间 , 面向本校师生、中小学生和关心支持东南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展出 。
- 自动驾驶的量产成本必须降下来
- 【关注】自动驾驶来了!云南将建设5个试点示范路段
-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来了,云南5地将试点
- 京东发布《2021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
- 现代摩比斯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旋转”显示器
- 微软Win11、Win10终于要简化“环境变量”设置了
- idc:实现落地的自动驾驶技术处于l2级水平
- 理想汽车或自研芯片应对缺芯大环境
- 自动驾驶软件 还没到收费的时候
- 马斯克:特斯拉将提高自动辅助驾驶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