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三层外三层,粽子累不累( 二 )


据“上海市场监管”官方微信 , 2021年的市场调查发现 , 对于过度包装消费者有着较为明确的抵制态度:超过64.3%的消费者认为商品过度包装“没必要 , 应抵制”;33.9%的消费者认为包装应该“简易 , 追求自然化”;有近40%的消费者表示“不愿意 , 不能理解同样品质的两件商品 , 为包装更精美的那一件支付更高的费用” 。
那么 , 包装“瘦身”到底难在哪呢?
杜鹏表示 , 过度包装屡禁不止 , 根本原因在于商家有利用包装获取利润的动机 。从商业角度来说 , 包装不只具有盛装、保护、介绍产品等基本功能 , 还是增加附加值的绝佳方式 。在“颜值即正义”的市场价值理念推动下 , 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包装 。许多企业通过加强外观设计、加大成本投入提升商品“颜值” , 从而人为抬高商品售价 , 赚取更多利润 。
鼠小细也持相同观点 。“俗话说:人靠衣装 , 马靠鞍 , 包装是企业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 , 也是能不能让消费者停下驻足察看、购买的机会 。所以厂家会不遗余力的进行包装和在视觉上下功夫 。”
前述三全的三款产品包装不同 , 规格不同 , 价格也有较大的差距 , 不过 , 若按同一重量的规格计算 , 则上述三款产品每千克的价格分别为304元、98.3元、54.8元 。
此外 , 一些企业追求过度包装 , 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市场需求的引导 。杜鹏指出 , 粽子和月饼这类产品 , 交际属性更强 , 某种度上也意味着排场、面子、身份 。
近年来 , 为了治理过度包装风气 , 有关各部门陆续制定出台《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等国家标准 。
对此 ,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之前出台的规定大多数是原则性的 , 不够量化 , 可操作性不强 , 同时对商家约束力度也不够 。此外 , 粽子月饼等产品销售量大 , 监管很难面面俱到 。“因此 , 我们需要一个可量化的标准约束商家 , 也便于让监管者判断、查处过度包装时有据可查 。”
新规量化监管更精准
5月26日 , 为让月饼、粽子包装“瘦身”和“轻装上架”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具体修改内容为:
一是减少包装层数 , 将月饼和粽子的包装层数从最多不超过四层减少为最多不超过三层 。
二是压缩包装空隙 , 此次将月饼的必要空间系数从12降低为7 , 相当于包装体积缩减了42%;将粽子的必要空间系数从12降低为5 , 相当于包装体积缩减了58% 。必要空间系数是包装空隙的核心指标 , 反映了包装紧凑程度 , 数值越小表示包装空隙越小 。
三是降低包装成本 , 对于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 , 将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从20%调减为15%;对于销售价格100元以下的月饼和粽子 , 包装成本占比保持20%不变 , 其中包装成本一般指食品企业与包装企业签订的包装采购价格 , 销售价格一般指食品企业与销售企业签订的合同销售价格;同时要求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 。
四是严格混装要求 , 规定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 , 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其他产品混装 。
值得注意的是 , 为了兼顾企业存在库存包装这一现实情况 , 新的标准实施日期被定在今年8月15日 , 不过刘洪生希望企业能尽快按照标准推出新产品 , 同时也倡导消费者尽量选购简约、绿色的包装 。
杜鹏也认为 , 新规相比老版更加量化具体 , 可操作性更强 , 有助于引导市场风气 , 让企业将有限的资金和精力 , 放在产品的质量、口味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