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裁员风波,“情怀”卖不动了,江小白还能再造“神话”吗( 三 )


不过 , 即使是当时 , 王宇身边年长的人群也并不太认可江小白的口味 , “再加上江小白确实不便宜 , 他们基本都是自带酒或者还是选择二锅头” 。在他看来 , “年轻人对于白酒好不好喝 , 其实是不太有概念的” 。
一位位于湖北襄阳的连锁便利店老板也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 “早两年江小白还好卖 , 但现在真不行了 。”此外 , 他还抱怨说 , “它的渠道供应商选得不好 , 供货之后一年也不带‘冒泡’的 。”
“江小白能在短短几年之内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品牌 , 这在整个白酒行业而言可以称作‘奇迹’ 。”在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看来 , 这背后离不开江小白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的庞大市场操作团队和渠道网络 , 尤其是在便利店、大排档、商超这类传统渠道 。
招商证券研报曾显示 , 江小白在渠道上采取的是平台直营深度分销模式 , 只在各地设省一级办事处 , 办事处仅发展一级总经销商 。因此 , 它的酒从工厂到消费者的环节比传统酒企至少减少2-3层 , 降低了15%的中间环节费用 。
但是 , 近年来线下餐饮经受着巨大冲击 , 江小白的销售渠道也受到了影响 。“同时 , 江小白还是一个高度依赖大众消费市场的品牌 , 其产品销售场景与线下餐饮终端息息相关 。”蔡学飞补充说 , “作为用户 , 既不会用江小白送礼 , 也不会买来收藏 。因此 , 在客观环境变化时 , 它的企业营收确实容易受到很大影响 。”
凭借着“情怀营销”出圈成为新消费赛道“初代网红”的江小白 , 在市场上的声量开始渐低 , 沉默了下来 。现在 , 随着业绩受到质疑、裁员风波迭起 , 陷入发展“阵痛”的江小白 , 也开始寻求品牌重塑的机会 。
走传统酒企之路 , 重塑江小白?
2021年11月 , 陶石泉穿着羽绒服、背着双肩包 , 在重庆街头大排档等中小餐饮店内 , 为聚餐的顾客们挨个倒上一杯江小白的新品52度金盖酒 。这场名为“挑战7天寻找100个真朋友”的活动中 , 在直播镜头前 , 陶石泉表示要耐心聆听100名顾客对江小白的真实评价 。
陷入裁员风波,“情怀”卖不动了,江小白还能再造“神话”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江小白官方微博)
在直播中 , 有顾客双手抱拳摇头推辞 , 直言“江小白我一滴都不沾”;甚至在助播提出“可不可以送您一瓶酒”这样的请求之下 , 有的顾客也只是闻了一下 , 不愿意喝上一口 。对此 , 陶石泉表示 , “希望能在网络之外 , 知道用户对江小白的真实评价 。”
尝过金盖酒的消费者 , 对其也给出了不同的点评 。有人竖起大拇指称“口感相对还可以” , “还不错”;但其中也不乏“感觉品质偏淡”、“像兑了水”等评价 。
不过对于陶石泉而言 , 这场活动本身的意义更重要 。随着直播观看人数破万 , 江小白及其新品也再次获得了网络上大范围的关注 。
尽管暂时找到些许“网红”的感觉 , 但江小白赖以起家的赛道正在面临巨头竞争“抢食” 。
作为老百姓的“口粮酒” , 近年来光瓶酒市场迅速增长 , 在2020年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 。相比高端名酒产品 , 光瓶酒的群众基础更广 , 消费场景也更丰富 。为了吸引新生代消费者 , 包括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等名酒品牌 , 也纷纷开始加码光瓶酒市场 。行业人士认为 , 光瓶酒也将加速迭代 , 进入“名、优、新”时代 , 其中“名”即品牌 , “优”即品质 , “新”指的则是“创新” 。
”过去的普通消费者喝小酒 , 喝的是性价比 。江小白瞄准年轻消费者 , 吃到了第一波流量红利 , 品牌力形成了 , 但其产品口感却没跟上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 “如今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 , 名酒品牌纷纷在这个领域加码 , 让江小白在品牌力上又相对落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