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以太坊杀手

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以太坊杀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Juny编辑|VickyXiao
如果我们把Web3看作是一个正在前方向我们挥手的未来 , 那么 , 找到通往它的高速公路 , 可能是身在Web2的我们首先需要完成的任务 。
在Web3的生态体系中 , 区块链们就扮演了这个重要的“道路”角色:它们是走向Web3的基础设施 , 也是整个Web3发展的基石 。其中 , 底层公链作为区块链最原生、流量最大的干道 , 它们的发展更是直接影响了人们前进的速度 。
自从2009年区块链诞生之后 , 经过十余年的时间 , 底层公链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始祖是比特币 , 第二代的代表是以太坊 , 第三代则是以Solana、Avalanche等为代表的新公链 。
那么为什么公链需要更新换代 , 就用第一代比特币做“主干道”不行吗?原因在于比特币不具备扩展性仅仅只是加密货币 , 而以太坊和之后的公链才变成了一个真正的Web3应用开发平台 。
简单理解 , 比特币就像是一条坑坑洼洼不能通车的路 , 虽然不能走 , 但它的出现给人们展现了可以到达Web3的可能性 。而之后出现的以太坊和其他公链们则像是一条条可以通车的公路 , 路通了 , 各种各样的车就可以开起来 , 大家才可以装载各种材料工具真正开始Web3的建设 。
过去这些年 , 以太坊作为首个“通车”的公链 , 占据着约7成以上的Web3相关应用的开发体量 , 是当之无愧的公链之王 。但与此同时 , 随着以太坊在交易效率和费用上的弊端显现 , 也不断催生了一些新公链 , 它们试图在以太坊基础上继续优化“道路”路况 , 公链间的竞争大幕也由此拉开 。
其中 , 近两年来发展势头最猛、有“以太坊杀手”之称的Solana就是备受关注的对象 。
Solana的特别之处在于 , 它为长期困扰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思路 , 在这种思路下 , Solana的交易速度能够达到以太坊的4000多倍 , 交易费用却仅仅只是以太坊的6万分之一 。
【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以太坊杀手】虽然听起来令人振奋 , 但作为一个年轻的公链 , Solana当前也饱受质疑 。从去年到今年 , Solana连续多次超长时间宕机 , 宕机的原因也是花样百出 。这让之前靠超高性能风头无两的Solana最近丢失了大量用户 , 甚至被冠上“宕机链”的称号 。
在不断的事故中 , 大家也开始怀疑Solana的创新机制其实并没有真正解决“不可能三角” , 而仅仅是保全了“效率”而牺牲了“安全” 。
创新共识机制 , 试图打破“不可能三角”
那么首先 , 什么是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
在区块链技术中 , 存在着一个“三元悖论”——即去中心化、安全性、可扩展性(效率)这三者无法兼得 。这个理论最开始由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Buterin提出 , 后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
长期以来 , 很多区块链项目都被迫要从三个特征中选择两个 。目前大部分都是牺牲了“效率” , 选择首先保证“安全”和“去中心化” , 以太坊也是其中一员 。而牺牲“效率”带来的后果就是当大量车开始上路时 , 拥堵将不可避免 , 大家移动的速度会变得非常缓慢 。
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以太坊杀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区块链中的“三元悖论”以及代表项目 , 图片来自fingo.pl
根据统计 , 比特币网络平均每秒可以处理5笔交易 , 而以太坊是15笔 。相比之下 , 在我们熟悉的Web2应用中 , Visa的支付网络每秒可处理接近2万笔交易 , 淘宝的TPS(每秒事务数)能达到54万 。因此 , 像以太坊这样的处理速度未来显然是无法满足大规模商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