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微短剧良莠不齐 流量之下优质内容才是关键

“我爱拿手机看那些古风的小短剧 , 每集几分钟 , 有的一集一个故事 , 有的有一个主线剧情 , 可选择的非常多 , 让我觉得通勤时间好像也没那么长了 。”在北京工作的张萌 , 每天有单程接近两小时的通勤路程 。
这段在路上颠簸着倒换交通工具的时间 , 她更愿意使用手机观看一些时长短、节奏快的内容 , “尤其是忙了一天以后 , 实在不想再动脑子 , 这种剧情简单明了、主角养眼的小短剧就很适合我 。”张萌说 。
张萌口中的这类“小短剧”有一个专业的名称——网络微短剧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中明确了其制式标准: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具有影视剧节目形态特点和剧情、表演等元素;有相对明确的主题 , 用较专业的手法摄制的系列网络原创视听节目等 。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 , 从最初简单的幽默段子 , 到如今越来越精密的剧本 , 网络微短剧的题材已经囊括了校园、都市、推理、职场等多元类别 。其更加细分的主题和精致的服化道设计成了短视频平台增加用户黏性的新增长点 。除了草根内容生产者 , 各家短视频平台也在自制原创微短剧上不断投入力量 。
【网络微短剧良莠不齐 流量之下优质内容才是关键】目前 , 处在发展初期的微短剧内容良莠不齐 , 在带来大流量的同时 , 也存在剧情套路化、部分内容低俗化的问题 。我们打开手机观看微短剧究竟是在看什么?专业力量入局对微短剧发展生态会带来哪些影响?在微短剧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关注的方面?采访人员对相关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进行了采访 。
“爽点”密集 , 刷起来让人难以自拔
“每一集都是高潮”“剧情层层翻转”“刷得停不下来”……说起网络微短剧 , 往往离不开这些描述 。
“这些短剧省去了那些铺垫、酝酿的过程 , 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把以往一集几十分钟的电视剧中的高潮剧情截取出来 。上下班路上并不是我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时候 , 但是这种小短剧却能吸引着我不断划着手机屏幕看下去 。”张萌说 。
近些年 , 短视频平台上一批创意独特的优质微短剧 , 在口碑和流量上都取得了较好反响 。如《奇妙博物馆》《生活对我下手了》《被骗之前说再见》《巨额打赏》等 , 或主打轻松愉快主题 , 或用精妙小故事探讨人性 , 或立足现实展开普法教育 , 尽管有些只能呈现出“五毛特效”的视觉效果 , 但剧中蕴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由得让人赞叹 。虽然单集时长短 , 紧凑的剧情依然能吸引用户一连刷上好几集 。
在文艺评论家胡一峰看来 , 微短剧受热捧的背后是网络环境下受众需求的集中体现 , “网络环境下的文化生活更追求快、小、新 , 更强调艺术活动的社交属性 。微短剧情节简单 , 内容集中 , 台词设计网络化 , 在冲突的快速呈现中制造欣赏快感 , 符合注意力分散的快节奏生活以及这种生活建构的欣赏心理” 。
微短剧既区别于传统的横屏影视剧 , 也与短视频段子不同 。受时间限制 , 内容创作者自然会大开脑洞做足“包袱” , 一些草根博主的非专业性反倒令内容更加“接地气”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白一骢认为 , 微短剧是适配短视频平台、思维的产品 , 对应的是在短视频场景下受众对故事剧情内容的需求 。“虽然快节奏、高密度的情节推进对剧本的叙事能力和人物设定都有了一定要求 , 但本质上它给出的还是瞬间 , 不需要起承转合、明喻暗喻这些 , 注重直接的结果 , 这与长视频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