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领衔“海铃计划”深海望远镜探测来自宇宙深处的信号,南海4*4公里观测阵列走出第一步(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目前已知存在的中微子有三种类型 , 电子中微子 , 缪中微子和陶中微子;由于量子效应 , 它们在时空传播过程中可相互转换 , 类似于川剧的变脸表演 , 在时空转变的刹那就能换了模样 , 这就是著名的中微子振荡现象 。
通过建造不同的探测器来研究中微子的振荡行为 , 人类得以部分窥见宇宙物质形成的基本规律 , 但中微子本身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 如中微子的绝对质量为几何 , 它们是否为自身的反粒子等 。对中微子更深入的探究 , 或再次颠覆我们对基本物理规律的认知 。
中微子天文学的思想起源于1960年马可夫提出的在深海或湖里建造切伦科夫光探测元件阵列的建议;目前在地中海的 Antares/KM3NeT和在贝加尔湖的 Baikal/GVD项目均在策划中 , 但在海水中建设中微子望远镜难度较高 , 目前国际上最知名的中微子望远镜冰立方(IceCube)就选择将探测器阵列建在2500米深的南极冰层中 。
长宽高各一公里的冰立方(IceCube)于2010年建成 ,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微子探测器 。2013年 , 冰立方首次探测到一个来自地外的弥散高能中微子流 , 叩开了高能中微子天文学的大门;然而 , 这个中微子流既没有集聚迹象 , 也没明确地指回任何已知的天体源 , 这说明地球附近的宇宙中并不存在强烈辐射高能中微子的天体源 。
至今 , 冰立方已经观测到100次中微子的现象 , 但是数量仍然不足以解释宇宙天体演变的规律 。而且 , 设在南极的冰立方监控的是来自北天区穿透地球的中微子 , 因此观测的范围有限 。
若要有效地寻找高能中微子的天体源 , 仍需提升下一代中微子望远镜的探测灵敏度 。当下 , 欧美都在积极地筹建性能大大优化的二代中微子望远镜 , 预期在2030年前后建成;届时中微子天文学领域或实现重大突破 。
“海铃计划”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牵头开展 , 项目组组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景益鹏 , 首席科学家为李政道学者徐东莲 , 并邀请在科学与工程各领域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两院院士与顶尖科学家担任项目顾问 。“海铃计划”中集合了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天文、海洋工程、海洋科学、材料、电子信息等学科的前沿研究优势和雄厚的工程能力 。
徐东莲曾在冰立方合作组中学习、工作多年 , 是近年来活跃在中微子天文学领域的青年学者 。通过在国际大合作组的日积月累 , 她逐步萌发了一个“梦想”——由中国主导在南海海域建设中微子望远镜 。2018年9月 , 徐东莲回国加盟李政道研究所 , 同年11月她“中微子天文学的研究”项目获得了“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专项”支持,主要开展中微子望远镜的选址和探测器原型样机研发 , 她在国际合作组时的“梦想”逐渐被描绘成一张令人振奋的蓝图 , 也吸引了来自上海交大和其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一大批志同道合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 。
2020年8月徐东莲代表“海铃计划”团队 , 在全国高能物理发展战略研讨会(青岛)上做大会邀请报告 , 正式提出了南海中微子望远镜——“海铃计划”的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 。
自2018年11月以来 , 经过缜密论证及相关仪器、装备的研制,作为“海铃计划”前期预研论证项目 , “海铃探路者”海试团队于近日成功在预定海域布放数套自研的实验仪器,不仅原位采集到3500米海深的超过1TB的珍贵数据 , 还针对全水深海水相关性质进行扫描、检测 。经初步分析 , 验证了预选海域作为中微子望远镜候选台址的可行性 。
此外 , 团队还成功布放了一套可长期监测海底流场、生物活动、沉积物及检验望远镜元器件的潜标 , 为后续望远镜阵列的设计和长期运维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