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流量时代的用户连接:中小银行跑步上“云”


后流量时代的用户连接:中小银行跑步上“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把握数字产业化的大时代 。
▼▼▼▼▼▼▼▼▼
随着数字化经营转型加速 , 银行业的零售战场越来越精彩 , 头部玩家在用户市场的虹吸效应也日益明显 。然而 , 不同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难度不一 , 市场却不等人 , 基础薄弱的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不仅迫在眉睫 , 难度也大 。如何快速补齐科技能力短板 , 打出差异化、精细化的用户经营策略 , 成为中小银行在零售战局中抢客、留客及深耕的关键 。解决中小银行的“数字化焦虑” , 该如何对症下药?
01
中小银行的“后流量时代”抓手
自国内首张信用卡诞生的“卡时代” , 到移动支付和消费金融大爆发的“码时代” , 是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蓬勃发展的黄金20年 , 也是零售金融发展尽享人口流量红利的大时代 。
如果说 , 过去的20年是流量为王的“获客”时代 , 现在则是行业迈入“后流量时代”的开始 , 竞争焦点也从“获客”向“留客”转变 , 比拼的是难度更高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
举个显而易见的例子 , 近年来各家银行的信用卡经营思路在迅速“迭代”:以前都在强调新增发卡量或累计发卡量 , 现在则是比拼MAU(月活)、卡活、卡均余额等更能提现业务质量的指标 , 而“激活”这些指标 , 往往与用户权益的精细化运营密切相关 。
如果说信用卡对整个零售金融板块有着“入口级”的业务带动作用 , 那么 , 用户权益就是业务带动的重要“切口” , 可以“串联”很多个人金融需求的行为轨迹 , 如移动支付、刷卡消费、分期、理财等等 。
因此 , 信用卡业务只是其中之一 , 个人消费信贷、投资理财等零售金融业务 , 也同样面临着服务能力的“迭代” 。
而要想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 毫无疑问 , 精细化运营能力是中小银行在“后流量时代”突围的抓手 。
02
练好抓手需要“外部赋能”
零售业务要做得好 , 精细化运营能力是抓手 , 而目前很多中小银行的中后台服务能力 , 已经到了“不得不”换代的程度 , “数字底座”完全无法支撑灵活多变的用户需求 , 以致于用户体验感较差 , 存量活跃用户也无法激活 。
举个简单的例子 , 很多中小银行的权益、积分虽然有 , 但往往却因为通兑性、灵活性差 , 给用户留下“难用”、“无用”的印象 , 完全无法发挥权益本该具备的用户激活、用户粘性保持等作用 , 而以权益为切口开展更深度的用户价值发掘更是毫无根基可言 。
以零售用户画像中的“权益管理”为例 , 目前很多中小银行距离“精细化运营”还有很大距离:采购流程不明晰、缺少客户分层分群运营、客户需求不明晰、权益匹配精准度低、权益资源匮乏且通兑性差等问题尤为常见 。除此之外 , 在日常权益管理和发放过程中 , 合作供应商选择、垫资、对账、发票报销等流程冗杂而繁琐 , 运营人力成本较高 , 一旦出现响应速度滞后、权益匹配出错等情况 , 还可能引起客户的投诉 。
如何通过权益服务优化用户体验 , 从而提高客户粘性 , 再把服务深度延展至客户“金融+生活”的全方位场景覆盖 , 已经成为中小银行必须解决的“数字化转型焦虑” 。
“权益平台向客户展示的仅是一个APP , 但本质上其背后承载的中台能力、后台能力才是关键核心 。”平安银行(000001,股吧)行长助理孙芳滔认为 , 通过精细化权益运营留住客户 , 是金融机构在“后流量时代”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