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转向“强而优”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小而美”转向“强而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为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珠海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
本报采访人员 喻 剑摄
【“小而美”转向“强而优”】实体兴则经济兴 , 实体强则城市强 。宜居之城广东珠海坚持产业第一 , 制造业优先 , 树立“产业立市”总目标 , 做大做优做强产业经济 。近日 , 按照当地出台的产业发展政策 , 珠海市高位谋划、精准发力 , 统筹实施产业立柱、招商引资、土地整备、园区提升、强核赋能、流程再造等六大攻坚行动 , 向着“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等目标奋起直追 。
以“产业第一”为抓手 , 谋求由“小而美”向“强而优”转型 。珠海市委书记吕玉印表示 , 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 , 不断加大产业招商力度 , 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 加快推动产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 , 奋力推动珠海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 , 要把握重点、精准发力 , 全力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 。
拓展产业新空间
要实现产业规模倍增 , 关键是要快速引进优质增量 , 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丛山说 , 珠海将实施以优质产业载体为牵引的创新发展路径——由政府出资 , 用2年左右时间 , 建设打造2000万平方米的产业新空间 。
在珠海国家高新区 , 一座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科创园区“港湾1号”运营3年来共吸引560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 聚集了8000多名产业人才 , 形成软件设计、互联网、集成电路三大产业集群 。简约时尚的建筑、花团锦簇的开放式街区、熙熙攘攘的网红店 , 让这座产业园成为远近闻名的“打卡点” 。
芯片设计初创企业珠海正和微芯科技有限公司在两年前选址时就十分看好“港湾1号”的活力 。“除了园区交通便利、高新区人才储备丰富外 , 园区提供的餐饮、酒店及人才公寓等配套 , 以及园区产业生态都对创业项目有很大的吸引力 。”该公司创始人潘攀说 , 搬进园区后不久的一次闲聊 , 就让他们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与相邻的一家做智能视频和会议解决方案的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
园区运营方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基于“港湾1号”的成熟招商运营经验 , 在周边陆续建设推出“港湾”系列产业园项目 , 打造可覆盖产业全生命周期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工业园的全链条式产业空间 。
“港湾1号”入驻的无人机企业珠海璇玑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开始准备量产 , 有了新的厂房需求 。在例行拜访中 , 高新建投负责人带了厚厚的图纸资料上门 , 向他们推荐了在建的“港湾7号”厂房 , 双方很快达成了租赁意向 。“智能制造业的初创企业 , 发展路线、生命周期和需要的产业空间与传统制造业企业存在很大差异 。”珠海璇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健想给运营方的周到点赞 , “产业新空间的建设运营 , 不是盖个楼请企业搬进来就结束了 , 而是要有长期服务企业的意识 , 能持续为企业带来价值 。”
三溪科创小镇为光电产业留足50万平方米发展空间 , 南屏科技工业园为智能家电等特色产业新增载体面积达256万平方米……在珠海 , 各产业园区正聚焦各自主导产业 , 以“一园一策”打造低碳化、智慧化、集约化、特色化园区和创业创新平台 , 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按照计划 , 珠海5年内将统筹新增和盘活工业用地约50平方公里 , 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还将按照1年100亿元、5年不少于500亿元的投入标准 , 实施园区配套翻番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