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利用层间纳米间隙捕获目标分子
本文转自:光明网
采访人员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 , 该院健康所杨良保研究员课题组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检测方法学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研团队通过构建多层纳米颗粒膜形成层间天然小于3纳米的间隙 , 利用纳米毛细泵作用自动捕获目标物分子到更小间隙中 , 实现高灵敏SERS检测 。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光学领域期刊《先进光学材料》上 。SERS是一种分子光谱 , 具有快速、高灵敏和指纹识别的特性 。
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单层纳米膜热点自动捕获目标物分子的SERS方法基础上 , 进一步发展了一种天然小于3纳米的多层层间小间隙主动捕获目标分子的SERS新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液-液界面组装方法构建了一个天然的具有1-3纳米层间小间隙和大量热点的三层银纳米颗粒膜结构 , 有效增加了热点的数量 。由于这些较小的间隙产生的纳米泵效应 , 目标物溶液能够自发地通过纳米间隙向上移动 , 小间隙主动捕获目标物分子使得目标分子的信号急剧放大 , 实现灵敏检测 。与传统的干态成膜的SERS方法相比 , 该方法可以更有效地使目标分子主动进入热点 , 检测限比干态成膜方法降低2-3个数量级 。该方法提供了一个痕量动态检测平台 , 并成功应用于精子-卵细胞结合过程的物质变化跟踪 。
这项成果为目标分子主动运输到最佳热点开辟了新的方法 , 有望实现对生物系统的物质转化、细胞行为或化学动力学过程研究等方向的超灵敏检测或监测 。
【我国科学家利用层间纳米间隙捕获目标分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我国首套钻锚一体化智能快掘成套装备成功下线
- 我国首个标准化设计建造无人平台完成海上安装
-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今晚《未来中国》听“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怎么说
- 邬贺铨院士:商用三年,我国5G建设达预期但仍有这些短板
- 天链新星“入列” 我国第二代中继卫星系统建成
- 微博:整治利用谐音等“错别字”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
- 我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完成三星组网,织就“高速天网”
- 我国信息“天路”,从覆盖率18%到实现全球覆盖
- 我国造出高性能大型电解槽
- 我国科学家发现3.9亿年前东方鱼:在生物大灭绝后多活了2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