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从“借卫星”到“卫星自由”这里是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发祥地

本文转自:央广网
【「强国复兴有我」从“借卫星”到“卫星自由”这里是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发祥地】「强国复兴有我」从“借卫星”到“卫星自由”这里是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发祥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话江苏气象人(央广网发 聂连康制 部分素材:江苏省气象台)
央广网南京7月16日消息(见习采访人员王姝姝)“小点声 , 天气预报开始了!”曾几何时 , 每天准时守在电视机前 , 看《新闻联播》后“19点31分”播出的天气预报 , 是无数家庭的日常生活组成部分 。当播报员念到自己所在城市的天气时 , 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忙碌的动作 , 目不转睛盯住屏幕……
在普通人眼中 , 天气预报就是预报员背后的一张云图 , 但气象学其实是一门综合学科 , 与卫星、计算机等尖端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 , 变幻莫测的天气 , 如今可以通过复杂的方程式“计算”出来 。
作为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发祥地 , 江苏南京早在1928年就在北极阁建立了中国近现代第一个国家级气象台 , 如今 , 北极阁气象台旧址为江苏省气象局所使用 , 建成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
「强国复兴有我」从“借卫星”到“卫星自由”这里是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发祥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天气(央广网发 江苏省气象台供图)
经历黄金时代 , “卫星自由”为中国气象插上翅膀
今年7月的一天晚上9点多 , 南京人的手机上突然收到一条“雷暴大风橙色预警信号”的推送 , 一小时后雨点“劈头盖脸”砸在地上 。这条推送的背后 , 是气象人在幕后24小时不间断的努力与付出 。
“我明年就要退休了 。”1985年入行的韩桂荣 , 如今是江苏省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 。回顾近40年从业经历 , 他感慨自己经历了“黄金时代” 。
“东张西望的观测员、滴滴哒哒的报务员、埋头苦干的填图员、胡说八道的预报员” , 这是早年间 , 气象人对于这个行业主要工种的“玩笑话” , 说的是观测员通过经验和理论知识进行总结 , 随后报务员和填图员手工更新相关数据 , 预报员进行最终的信息发布 。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天气预告更侧重于人力、理论和经验 。如今天气预报的科技比重不断增加——观测站的数量、多普勒雷达的布点 , 观测手段的飞速发展 , 都让韩桂荣无比自豪 , 用他的话说 , “以江苏为例 , 雷达排布之密集 , 过去想都不敢想” 。
“曾经 , 我们的气象工作还需借助于国外的卫星资料 , 用别人的卫星 , 在各方面都会受到许多限制 , 应该要搞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气象卫星 。”1988年 , 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 , 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 点燃了无数人眼中的光 , 也照亮了中国气象卫星事业从无到有 , 从弱到强的路 。韩桂荣对风云系列卫星如数家珍 , 每一次的突破都让他振奋 , 他见证并深度参与着气象事业一次次里程碑式的发展 。
「强国复兴有我」从“借卫星”到“卫星自由”这里是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发祥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江苏省气象台(央广网发 聂连康摄)
“算出来”的预报 , 每一个重大的气象决定都牵动着一座城市
天气预报是怎么测报出来的?江苏省气象台台长康志明表示 , 是“用复杂的方程式算出来”的 。气象学的进步不仅是科技设备的更新 , 也是综合学科发展的体现 。“我们当年在学校学气象的时候 , 数学、物理、化学都要学 , 后来还增加了计算机等学科 。监测是预报的基础 , 需要各学科发展 , 才能推动气象事业走向更精确 。”康志明介绍 , “现在天气预报最主要的技术支持是数值天气预报 , 就是用非常复杂的数学物理的方程来描述大气的运动 。比如说 , 我们将地球表面分为无数小气块 , 观察每个气块的温度温压等各种要素 , 随着时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然后用方程式将其描述并‘解’出来 , 复杂程度和计算量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