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杰院士:算力网比交通和能源网更复杂,需基础性原始创新
本文转自:中国电子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7月16日 , “信息化百人会第八届信息战略论坛”在京举办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发表主题演讲 。
李国杰认为 , 一些媒体将算力网络与交通网络、电力网络等量齐观 , 认为算力可以做到像供水和供电一样方便 。但计算能力不是公共品 , 每个产品都指望通过专有特性(proprietary)赢得竞争 。因此 , 算力网络的实现比交通和能源网络复杂得多 , 困难得多 , 需要基础性的原始创新和大量的技术攻关 。
“现在计算机内部的通信是纳秒级的 , 在广域网上通信是毫秒级的 。目前谈的算力网只能在毫秒级的层面上谈分布式计算 , 做到粗粒度的分布式任务的调度 。但现在很多的计算是要求算得多 , 不是算得快 , 要通过算力网解决更多与高通量有关的问题 。目前构建算力网的技术不是很成熟 , 需要做很多深入的研究 。” 李国杰表示 。
“信息社会进入智能化的新阶段 , 它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不是仅仅解决连通的问题 , 而是对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理解 。因此 , 现在的计算能力和大数据成了新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 。这个算力和GDP呈正相关的关系 。未来算力的指数可能比电力的指数还重要 。我们在考虑未来的信息基础设施要通盘考虑 , 算力网、通信网、电力等能源网络配合协同 , 做好算力、通讯、电力网等全国一盘棋的顶层设计 , 统筹兼顾 , 力争全局的优化 。” 李国杰说 , “算力网络是新型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 , 而‘东数西算’又是算力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要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来做好顶层路线图的设计 , 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据介绍 , 计算机界和通信界对未来的信息基础设施有着不同的视角 。从计算机界的视角来看 , 计算思维的核心是分层次抽象 , 以新的抽象来屏蔽不同云的差异 , 实现跨云的计算 。大家知道互联网是internet , 未来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互联云 。从计算机的视角来看 , 这是以云为中心强调“云调网” , 云网融合 , 一云多网 , 重点是解决各种软硬件的不兼容问题 。核心的创新就是做任务交换和高通量的计算 。
从通信界的视角来看 , 以网络为中心 , 把计算和存储能力看成是可调动的资源 , 即“网调云” , 强调算力资源评估、交易和调度 , 重视算力的感知 , 算力标识和算力资源的标准化等等 , 把算力网络看成是6G的一部分 。算力网络的提出不仅仅是技术发展趋势 , 它也是一个市场竞争的需求 。电信运营商希望在云的连接上 , 再加上计算一体化的服务场景下来实现业务的拓展 , 避免被管道化 。
有专家提出 , 网是基础 , 云是核心 , 网随云动 , 云网一体 。李国杰认为这是云网融合的一个正确的发展原则 。他希望在通信领域的专家考虑“网调云”的时候 , 要充分的理解哪一些计算资源现在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调配的 , 目前只有相当少量的可以调配 , 很多的不能调配 。
另外 , 信息高速公路遵循的是无序共享的原则 , 这个原则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 就是性能的干扰 。用户感知到了服务质量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 就是墒比较大 , 总体效率不高 , 利用率也不高 。现在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出现了技术的天花板 。算力网络应该为减墒做贡献 。
- 七名院士热议数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首个国产科学计算软件在渝亮相
- “云端会客厅”明日聊算力,看数字时代的中部作为
- 邬贺铨院士:商用三年,我国5G建设达预期但仍有这些短板
- 浪潮K1 Power融合统一架构打造先进高效算力体系助力金融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5g并没有比4g好用到哪去
- 大师课堂丨对话邬贺铨院士:AI真能超越人类?
- 为何有人觉得5G作用不大?6G时代中国如何保持领先?院士抖音开讲说明白了
- “算”出农作物长势,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助力“小巨人”跨越算力鸿沟
-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量子信息技术在海南已有应用
- 2022西湖论剑|谭建荣院士:网络安全既要攻得下,又要防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