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DNA技术如何发展?付巧妹团队称“浪里淘金”未来可期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22日电 (采访人员 孙自法)备受关注的古DNA(脱氧核糖核酸)技术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又怎样应用于科学研究?取得哪些重要成果?未来前景如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员应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邀请 , 带领她的团队成员中科院古脊椎所刘逸宸特别研究助理、伊桑·安德鲁·贝内特(EthanAndrew Bennett)副研究员 , 在专题讨论最新生物技术的前沿和发展特刊中 , 领衔古DNA前沿领域针对古DNA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共同撰写评述性论文指出 , 过去十多年里 , 研究人员利用古DNA技术发掘出那些遗落了成千上万年的遗传信息 , 从中抽丝剥茧 , 不断刷新人们对人类历史的认知 。
重建已灭绝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全基因组、绘制全球人群迁徙交流历史、挖掘最古老东亚现代人“田园人”(北京田园洞人)的遗传结构、揭示东亚人群末次盛冰期前后适应性基因的变化、追溯中国南北方人群格局的形成、溯源南岛语系人群的中国南方起源……在付巧妹团队看来 , 古DNA技术在科研领域特别是探究已灭绝人类与现代人群的基因交流及不同阶段的现代人演化等方面 , 发挥出“浪里淘金”“点石成金”的重要作用 , 发展潜力巨大 , 未来前景可期 。
这篇重要的古DNA技术评述性论文 , 北京时间7月21日夜间在《细胞》在线发表 。付巧妹团队在文中回顾古DNA技术发展历史和突破 , 探讨目前技术瓶颈和解决方案 , 并对未来古DNA技术发展方向与前景进行展望 。
一网打尽:高通量测序革新古DNA领域
【古DNA技术如何发展?付巧妹团队称“浪里淘金”未来可期】付巧妹团队介绍说 , 高通量测序(也称“二代测序”)是一种快速测定大量DNA序列的技术 。在高通量测序普及之前 , 古DNA领域只能依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测定少数特定DNA片段的序列 。这种方法获取的DNA信息极其有限 , 而且难以区分真正的古DNA和污染DNA 。
古DNA技术如何发展?付巧妹团队称“浪里淘金”未来可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10年以来古DNA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付巧妹团队 供图
高通量测序理论上能测序样本中所有DNA分子的信息 , 且成本逐年降低 。即使是含量极低的古DNA , 也能很有效地对其进行测序 。不仅如此 , 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 , 科研人员还能快速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古DNA损伤 , 从而达到鉴别古DNA的目的 。因此 , 这一方法 , 现已成为科研领域古DNA检测的重要标准 。
此外 , 研究人员还根据古DNA的特点 , 对高通量测序的实验方法(DNA文库构建)进行多种调整与优化 。其中 , half-UDG(半-尿嘧啶-DNA糖基化酶)处理和单链DNA文库的构建是最重要的两项技术突破 。
Half-UDG技术既能保留部分DNA末端损伤 , 又能修复大部分古DNA损伤 , 从而在保留古DNA特征的同时 , 提高古DNA测序结果的准确性 。
单链DNA文库则是针对古DNA中常常存在大量单链粘性末端的情况 , 直接将双链DNA变性成单链DNA构建文库 , 从而更有效地测序受损的单链古DNA 。
挑战极限:DNA捕获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付巧妹团队指出 , 尽管高通量测序已能较为有效测序古DNA , 但由于古DNA提取物中常常包含大量污染DNA , 使得测序的大部分DNA分子都是无用的信息 , 真正有用的古DNA序列常常只占测序数据的1%不到 。对此 , 研究人员在古DNA领域研发应用了DNA捕获技术——通过设计DNA或RNA(核糖核酸)探针 , 像钓鱼一样把目标古DNA从海量的受污染DNA中“钓取”出来 。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古基因组研究中 , 目前超过三分之二的人类古基因组数据来自于一个叫“1240k”的探针组的捕获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