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发射背后的“郑州力量”

本文转自:正观新闻
【“问天”发射背后的“郑州力量”】“问天”发射背后的“郑州力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7月24日 , 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 中国空间站迎来了新的舱段——问天实验舱 。这是我国目前最大吨位的两个航天器之间的交会对接 , 也是我国空间站第一次在有人状态下交会对接 。而在其中 , “问天”发射背后的“郑州力量”或许罕为人知 , 7月25日 , 采访人员就此进行了采访 。
“激光眼”在太空“穿针引线”
中国空间站是一个在轨组装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实验室系统 , 包括核心舱、实验舱、实验舱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5个模块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位于郑州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 , 研制的激光雷达系统在5个模块中均有安装 。这些激光雷达系统在空间站形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 , 在后续运营中 , 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
“我们研发的激光雷达系统解决了大动态、高精度、多参数实时测量的难题 , 在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中 , 已随着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多次成功完成在轨交会对接任务 , 验证了产品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该研究所负责人自豪地说 , 在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建设大型空间站的过程中 , 激光雷达系统将继续发挥“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 。
“神经网”构建信息传输“高速公路”
遍布问天实验舱周身的电连接器、电缆网等元器件产品 , 可以说 , 是其体内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 。
此次发射任务中 , 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为问天实验舱研制生产了十多个系列、近三分之二比例的配套电连接器产品 , 肩负着保障各类信号精准传输的重要使命 。特别是舱外对接电连接器 , 是保障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牵手”的关键元器件 。
航天器所用连接器要适应空间轨道高真空环境下的电磁干扰、热循环、热真空以及带电粒子辐射等一系列严峻考验 , 以达到空间站长寿命使用的要求 。“可以说 , 连接航天器各部分组件信号导通的电连接器 , 每一个插头、每一根导线、每一个焊点都关系到信号、电路传输的准确性 , 因此我们在研发和生产中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万无一失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
控制运载火箭“运动神经”的开关
问天实验舱是航天员主要的生活和工作舱段 , 配置有3个睡眠区、1个卫生区和厨房等设施 , 可与天和核心舱一起支持两艘载人飞船轮换期间6名航天员的生活保障 , 并提供专用气闸舱支持开展航天员出舱活动 , 开展较大规模的密封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
此次发射任务中 , 同样位于郑州的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为问天实验舱配套姿控系统研制的高压自锁阀、小流量自锁阀等关键零部件 , 可看作是控制运载火箭“运动神经”的开关 。这些零部件能根据制导指令实现精准控制 , 主要保障整个系统在飞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操作性 , 确保实验舱精准对接 。为问天实验舱研制配套的多种空气过滤器 , 也广泛安装于舱室内壁面 , 能有效保证舱室内部空气的循环与净化 , 为航天员安全开展空间科研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