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时代,无讼如何“让法律更好地服务每个人”?( 二 )


追溯最早的法律科技项目 , 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 , 早期是互联网化的法律机构 , 它更像是律师网络营销平台 。一方面从线上的免费法律咨询切入 , 以此作为导流的途径 , 吸引大量可能有法律服务需求的人;另一方面则为律师提供宣传渠道 , 通过营销推广盈利 。
而伴随着互联网的进化 , 近年来的法律科技项目也开始更多地以组织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为核心目标 。有的将自身定位在一个细分的领域 , 比如为创业公司、中小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等方面的多元服务 。这些服务甚至不完全是法律领域的 , 而是围绕着目标客户的多元需求设立 。与早期法律科技项目不同的是 , 它们并不突出提供服务的律师的个人特点 , 而只是提供标准化定价的特定服务项目 。
分散式的服务模式 , 让法律科技本身变得多维且相对复杂 , 律师群体要提升工作效率和作业能力就要同时兼顾多个平台或产品 。那么作为早期躬身入局的”无讼” , 又以怎样的创新模式探索法律科技之路呢?
首先面向供给侧 , 无讼先后推出了法律人内容社区“无讼阅读”、法律检索工具“无讼案例”、律师培训阵地“无讼研究院”、律师协作平台“无讼合作”等一系列工具 , 从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品牌塑造、业务合作等方面为律师提供帮助 , 与全国各地的律师建立了紧密联系 。
无讼藉由司法大数据 , 对法院裁判文书的解构 , 识别出了每一份裁判文书中的案件类型、审理法院、代理律师、原被告诉求等诸多信息 , 并且将律师与案例数据关联匹配 , 客观地展现代理过诉讼的每一位律师的专业领域和执业经验 。而这些数据综合起来 , 就可以形成一个多维的律师字典 。只要以每一位律师的身份为维度 , 就可以生成围绕着每一位律师的律师名片体系 。
与此同时 , 无讼搭建的行业协作平台“无讼合作” , 也是律师日常协作办案的主要工具之一 。例如它可以帮助律师更高效地进行异地合作 。律师在平台发布需求后 , 系统会按照需求类型 , 推送给相应的合作律师 , 一分钟 , 就会有律师应征 , 用最高效的方式完成异地查档、案件代理、请教问题等异地合作;又例如 , 在疫情期间 , 很多律师通过这个工具解决了流动性受限的问题 。
据无讼官方介绍 , 截止2022年5月 , 无讼平台的认证律师已突破18万人 , 占全国执业律师总数的33% 。
中国网采访人员随机采访了身边的律师朋友 , 提及无讼 , 很多律师都十分熟悉 。一位来自河北的律师指出 , 无讼作为自己平日办案、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 尤其是案例检索 , 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
还有一位律师告诉中国网采访人员 , 无讼律师字典的庞大数据基础 , 为广大律师提供了个人名片数据库 , 能够有效解决法律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让案例数据、用户评价为律师专业能力代言 。
而面向需求侧 , 如何在法律服务中 , 建立信任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正是因为法律服务的专业门槛高 , 老百姓很难辨别律师的专业能力 , 因此 , 人们才更多地选择了通过人脉网络寻找律师 , 把信任建立在熟人关系之上 。因为老百姓需要的是“靠谱的律师”与“确定性的服务” 。
在互联网时代 , 搭建以流程化、标准化作业平台融合智能司法大数据的Saas系统 , 为老百姓识别真正普惠安心的法律服务创造了新的可能 。
未来 , 互联网平台将有可能实现拆分法律服务 , 分配不同律师完成法律检索、证据搜集、策略制定等工作 , 从而真正成为一家无边界律师事务所 。而这恰恰就是蒋律师给予无讼的不变方向:建设法律行业的基础设施 , 搭建法律行业数字化信息高速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