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减1.11万台!数字化转型趋势下,ATM机何去何从

本文转自:北京商报
市场持续萎缩 , ATM机的使用率正在逐渐降低 。根据央行最新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 ,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 , ATM机共有93.67万台 , 较上季度末减少1.11万台 , 全国每万人对应的数量环比下降1.17%至6.63台 。在分析人士看来 , ATM机数量缩减主要是移动支付的快速增长 , 对现金支付需求造成了冲击 , ATM机一方面需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潮流 , 另一方面也需要从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价值挖掘等层面切入来增强使用频率、发挥更大价值 。
再减1.11万台!数字化转型趋势下,ATM机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ATM机数量再降超1万台
移动支付产业链对传统ATM机的冲击依旧在持续 。央行8月2日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 ,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 , ATM机共有93.67万台 , 较上季度末减少1.11万台 , 全国每万人拥有ATM机6.63台 , 环比下降1.17% 。
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 , ATM机数量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 2020年ATM机数量较上年末收缩8.39万台 , 全国每万人对应的ATM机数量由2019年的7.87台下降至7.24台 。截至2021年末 , ATM机共有94.78万台 , 较上年末减少6.60万台 , 每万人拥有ATM机具6.71台 , 同比下降7.34% 。
再将时间线拉长至2019年 , 这一年 , 全国ATM机数量首次出现了下降 , 从当年二季度末的110.04万台下滑至三季度末的108.88万台 , 2019年四季度末ATM机数量上升至109.77万台 , 但与2018年末数据相比依旧减少1.31万台 。
ATM机数量下滑背后是非现金支付业务的稳步增长 ,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 2022年一季度 , 全国银行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967.30亿笔 , 金额1149.85万亿元 , 同比分别增长10.74%和7.91% 。
谈及ATM机数量下滑的原因 ,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分析指出 , 主要是移动支付的快速增长 , 对现金支付需求造成了冲击 。
近日 , 上海多家银行ATM机被限制存取一体功能引发行业热议 。据相关媒体报道 , 不少上海市民表示 , 有多家银行关闭了ATM机存取一体的功能 , 改为仅能存钱或仅能取钱的单一功能 , 且不能循环存取 。
对于银行ATM机功能被限 , 多数取款市民讨论不一 , 有市民认为 , 出于运营维护成本的考虑银行对ATM机维护不及时 。也有市民表示 , 作为存取现金工具的ATM机在重要性和必要性上已大不如前 , 如果不能循环存取 , 当现金取完ATM机也就不能继续服务 , 遇上"罢工"的机器只能自认倒霉 。
面对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 ATM机是否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王蓬博进一步指出 , 虽然数量在不断下滑 , 但ATM机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 , 首先 , 在满足用户存取现金的基础需求方面 , ATM机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其次 , ATM机升级改造也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 , 目前ATM机功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取现、存钱、转账等业务 , 已经升级为能够提供智能化可交互的金融服务 , 这在未来实际上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
【再减1.11万台!数字化转型趋势下,ATM机何去何从】"卡位"数字经济转型
当前 , 银行网点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趋势 , ATM机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当前各家银行已开始对ATM机进行改造升级 , 产品功能不再局限于取现、存钱、转账等业务 , 有部分银行已将人脸识别技术、智能化交互服务进行提升 。
在数字人民币方面 , 2021年我国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和试点区域不断扩容 , 逐步渗透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生活场景 , 越来越多的ATM机也在进行相应的升级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此前在实测过程中发现 , 数字人民币取现交易非常便捷 , 在ATM机上选择"数字人民币" , 然后输入手机号 , 并在机具上输入发送到手机的短信验证码 , 选择服务项目点击"兑回现金" , 输入兑换金额及钱包支付密码 , 便可从钞箱中取出现钞 。存现的流程前几步与取现一致 , 在输入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等操作后 , 在选择服务项目时点击"现金兑换" , 并放入现钞至钞箱、输入钱包支付密码 , 便可交易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