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河院士:一次拔掉10颗牙只愿为国赴险,徒步穿越极地挖回唯一“宝藏”( 二 )


秦大河:有句话叫“气候变化冰先知” 。1979年以来 , 北极海冰范围显著缩小 。20世纪70年代 , 北冰洋9月海冰的范围是1000万到1200万平方公里 。根据国际雪冰资料中心的最新数据 , 北冰洋9月海冰范围已经缩减到400平方公里左右 。海冰范围减少 , 会大大影响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天气和气候 。无论是冬季寒潮 , 还是夏季强降水等灾害 , 可能都与此有关 。
同样 , 北冰洋海冰的冰量(体积)也在不断减小 。北冰洋海冰冰量每年9月份最小 , 3月份最大 。2017年9月 , 冰量减少到约4000立方公里 , 而1979年9月为16000立方公里 , 38年间海冰冰量减少了75% 。从这一系列数据中 , 不难看出当前气候变化的严峻态势 。
解放周末:人类应该怎样应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我们能否减缓甚至改变气候变化的步伐?
秦大河:人类的行动有可能决定未来的气候走向 。有证据显示 , 虽然其他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也能影响气候 , 但二氧化碳仍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稳定气候需要大力、快速和持续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样做难度很大 , 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才有希望 。
自从选定干冰川这一行 , 认定了就得爬山 , 就得风餐露宿 , 就得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生活
解放周末:您在地理气候及冰川冻土领域都有很深造诣 。但很少有人知道 , 您还是“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世界上唯一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连续采集到的冰雪标本的科学家” 。能回忆一下那次惊心动魄的南极探险吗?
秦大河:那是1989年 , 我参与了一支由6名不同国籍科学家和探险家组成的科考探险队 , 踩着滑雪板 , 走了220个昼夜 , 行进5896公里 ,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不借助机械手段徒步横穿南极大陆 。
那年我42岁 , 好多记忆都模糊了 。现在提到这件事 , 第一印象是1990年1月12日抵达南极点那天 , 全队站在南极点标志物前合影 。当时我手举五星红旗 , 冰天雪地里 , 红色的旗帜特别鲜艳、特别漂亮 。我也特别激动 , 因为此时此刻 , 我代表中国 。
解放周末:那是您第一次踏上南极吗?
秦大河:不是 , 此前我已经去过南极两次 。南极是冰川学家的圣地 , 对于一位冰川学工作者而言 , 南极是科学研究最理想的地方 。因为那里有地球上现存的最大冰盖——南极冰盖 , 世界上86%的冰川冰集中在那里 , 那里有无限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虽然我已经去过南极两次 , 但那一次的困难程度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
出征前 , 先要处理牙齿 。南极内陆没有医疗条件 , 徒步过程中一旦牙齿出问题吃不下东西 , 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美国医生建议我拔掉所有“嫌疑”牙齿 。为了那次南极之行 , 我一次就被拔掉了10颗牙 。
由于种种原因 , 我错过了出征前的强化集训 。出发时还不会滑雪 , 只能跟在队伍后面跑步前进 , 这比起在陆地上跑步不知要难多少倍 。数不清摔了多少个跟头后 , 我终于能全天滑雪了 。
解放周末:在徒步探险的同时 , 您还肩负着重要的采样工作 。
秦大河:是的 。南极冰盖上的降雪不会融化 , 年复一年 , 在低温和重力作用下 , 雪的密度逐渐增加 , 最后形成冰川冰 。来自大气乃至外太空的物质都会沉降到冰盖表面的雪上 。因此 , 采集雪坑和表层雪样进行分析 , 可获得地球气候环境变化的许多定量的信息 , 对冰川学和地球环境气候变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
每到宿营地 , 按“国际分工” , 我要参与喂狗、支帐篷、烧水做饭 , 忙完之后 , 才能提起铁锹去外面采集雪样 , 每隔55公里 , 就地挖掘一个1米深的雪坑 , 观察记录雪层剖面 , 采集雪样 。当时 , 我挖不动就用斧子砍 , 几个月下来 , 3把铁锨都挖坏了 。在近6000公里的风雪途中 , 我共采到800多个珍贵的雪样 , 特别是采集到了南极洲“不可接近地区”内的珍贵雪冰样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