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科考:高原上的“院士课堂”

【青藏科考:高原上的“院士课堂”】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青藏科考:高原上的“院士课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陈发虎院士(手持扩音器)在卓木拉日雪山下开讲“冰川课堂” 。中新社采访人员 孙自法摄
中新网西藏阿里8月11日电(采访人员孙自法)“野外科考规范 , 首先要准确记录科考(采样)点名称、经纬度、海拔高度等信息”“对地层进行初步研判时 , 也可以舔一下砂石样品 , 尝尝粗细、咸淡和是否沾舌头”“可以把冰川划分为冰斗冰川、山岳冰川、山麓冰川和冰盖四种类型”……
连日来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研究员持续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开设“课堂” , 相伴蓝天白云、雪山湖泊和高原阳光 , 为同行的科研人员、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们传道、授业、解惑 , 不仅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 更是“把科研传承教育的课堂设在祖国的高原上” 。
执行2022年夏季科考任务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青藏科考)“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分队7月底从拉萨出发 , 正式开启“青藏高原人地关系综合考察”行程 。作为本次科考分队首席科学家 , 陈发虎院士和科考队员们风餐露宿一路同行 , 一起高原徒步前往具体科考点调查研究 , 每到一处高原湖泊、高原特色地形地貌、古人类遗迹遗址等科考点 , 他都要结合该科考点具体情况给队员们授课指导 。
青藏科考:高原上的“院士课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陈发虎院士(手持相机)在科考沿途一处高原特色地形地貌处 , 邀请专业科考队员讲解并互动交流 。中新社采访人员 孙自法 摄
科考分队前往亚东县途经卓木拉日雪山时 , 陈发虎开设“冰川课堂”指出 , 冰川的两个共性包括冰川是一种沉积岩、冰川是运动的 , 根据冰川的形态、规模和所处地形条件 , 可把冰川划分为冰斗冰川、山岳冰川、山麓冰川和冰盖四种类型 , 还详细讲解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 以及刃脊、角峰、U形谷、冰碛地貌等不同冰川地貌的形成过程 。
在札达县格布赛鲁遗址 , 陈发虎讲解如何初步研判地层时提出 , 可以对地层砂石舔尝一下 , 根据样品粗细、咸淡和是否沾舌头作出初步判断 , 并亲自舔尝地层砂石数次以作示范 。高原课堂上这位大科学家这项特别接地气的言传身教 , 堪称“古有神农尝百草 , 今有院士舔砂石” , 令科考车队的司机们惊讶不已 , 也让科考队员们感动且印象深刻 。
在仲巴湿地遗址 , 陈发虎认为 , 该地区是典型的风沙-湿地地貌 , 适宜早期人类居住 。在遗址一处保存较好的剖面上 , 他详细分析称 , 剖面底部是典型的灰白色湖相/湿地沉积 , 上面发育一层灰黑色的腐殖质层 , 表明当时气候暖湿 , 人类活动面位于腐殖质层之上 , 再向上为典型的风成黄土沉积 , 指示气候变干 。他还提醒科考队员说 , 利用该剖面可开展较好的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研究 。
在日土县夏达错遗址 , 陈发虎依据当地古气候背景和相关遗址研究结论 , 推测当时人类活动存在季节性 , 古人类可能并不是长期定居于某个地方 , 认为可以利用高分辨率的地质图寻找当时人类居住的石灰岩洞穴 , 可能会有更大发现 。他还进一步对比传统考古学研究与现代基础科学研究的异同指出 , 相比于考古学的力求真实全面 , 科学研究更需要有创新性和引领性 , 这样才能有开创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