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的一束“海光”,正在让中国半导体发展之路更清晰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周刊
科创板的一束“海光”,正在让中国半导体发展之路更清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很少有科技领域 , 能够像半导体一样 , 在小至纳米级的方寸天地中 , 容纳来自全球和全民的期待与注视 。提到半导体产业 , 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扎实的基础科学创新、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协作、长期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广阔市场支撑商业回报…总而言之 , 言而总之 , 中国半导体产业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 需要跨越巨头林立的铜墙铁壁 , 建立起专属壁垒和优势 。
这听起来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 但回顾半导体与计算历史 , 一方面 , 从来没有哪次创新和突破是容易的 , 每一个开启新时代的半导体企业都经历了艰难的追赶 , 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 也是被验证的成功之路;另一方面 , 技术是半导体产业格局的关键催化剂 , 这个行业一直处在变化和革新之中 , 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从RAM到DRAM、从x86到ARM/ MIPS等多种架构 , 从CPU到GPU/DPU/TPU多元计算 , 技术在变化 , 新的市场机遇在涌现 , 产业格局也在不断发生位移 。
从这个角度讲 , 看似难以撼动的半导体产业 , 必然会迎来一个又一个破壁人 , 凿开缝隙 , 让破局的光亮照进来 。8月12日 , 科创板就出现了这样一道光——国内先进微处理器领先企业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信息)正式登陆科创板 , 上市首日总市值超千亿元 , 成为今年半导体领域市值最高的IPO 。
除了资本市场表现优异 , 海光信息还得到了来自学术界的认可与肯定 ,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 , 以及陈国良院士、李伯虎院士、沈昌祥院士、郑纬民院士、李国杰院士等纷纷对海光信息给予认可 , 上海、天津、成都等地亮起了祝贺海光上市的灯光秀 。
海光信息凭什么得到资本市场和学术领域的双重认可?读懂这束 “光源”的珍贵之处 , 或许我们就会更清晰地看到 , 半导体产业发展之路怎样抵达更远处 。
【科创板的一束“海光”,正在让中国半导体发展之路更清晰】光之空间 , 计算三变
前面提到 , 半导体产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新的变化 , 这些变化中酝酿着新的技术、规则和胜负手 , 最终驱动整个产业版图的位移 。读懂当下计算产业的变化 , 才能够理解中国半导体企业应该匹配怎样的价值与方向 。
具体来说 , 有这样几种变化 , 正在给半导体产业带来深刻而确定的变化:
需求之变:半导体企业的兴衰与供需变化有着必然和紧密的联系 , 正如个人PC的崛起带动了CPU的发展 , 存储需求的变化改变了DRAM的格局 , 需求是一切变化的前提 , 而今天我们可以看到 ,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东数西算工程的正式启动、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大力建设 , 诞生了诸多新的计算需求和产业空间 。统计数据显示 , 中国是全球重要的 CPU 消费市场 , 计算机用户基数庞大 , 过去几年内集成电路产业以2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发展 , 给国内半导体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正如郑纬民院士在贺词中所说 , 海光信息的上市紧跟算力时代的社会需求 , 抓住东数西算的发展机遇 , 有望带动集成电路产业良好发展 。
技术之变: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GPU改变了CPU一家独大的格局、光计算可能颠覆经典计算 , 半导体历史上的神话都是由一个个新技术书写的 。而随着物联网、5G 、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 , 也要求半导体企业不断推陈出新提升技术能力和产品能力 , 比如更高性能的CPU、支持图形图像处理任务的GPU、满足AI浮点运算需求的GPGPU等等 , 绕过竞争激烈的传统赛道 , 抓住新技术带来的增长机遇 。